鸦片战争时间(鸦片战争的故事简写)

80酷酷网    80kuku.com

鸦片战争时间(鸦片战争的故事简写)

这期继续讲广州十三行,1755年洪任辉事件就是英国尝试广州以外口岸对华进行贸易的事件,结果事与愿违,乾隆把他爷爷康熙开辟的四个通商口岸减去三个,只留下广州一口通商,而这个广州的对外贸易又被广州十三行特许垄断,那就出现了一个机构控制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情况,除了官府将其作为银库以外,没有任何制约。如此一来,因为人自私的本性,必然大肆利用垄断的便利收取利润。清政府让广州十三行垄断的作用就是限制贸易,榨取高额利润,但是话说回来,这时候进行垄断贸易的不只是清国的广州十三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同样得到的是1600年二月开始的对东印度的贸易垄断权,但这个垄断的初衷不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而是为了分摊风险,因为当时苏伊士运河还不存在,欧洲到东亚来做生意要绕过狂暴的好望角海域,而且整个航路上海盗横行。

鸦片战争怎么开始的?200年前贸易战,大清如何碾压英国?

17,18世界对航海产生的疾病也没有很好的对策,所以从西欧来一趟东亚其实是一场风险极高的旅程,同时,这样的旅程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前期投资去获得船、水手、给养及贸易用的货物和金银,虽然说贸易成功,商船成功返航就能获得巨大的利润,但是巨额的投资和风险确实是普通投资人无法承受的。《威尼斯商人》里的安东尼奥就是因为投资的商船出事,被夏洛克拉去割肉还债,因此英国第一家可以公开募股的股份制公司——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诞生。它垄断了整个东印度和东亚的贸易,这样人们购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就能投资整个远东贸易,而不是在一艘商船一次贸易上下注。东印度公司掌管大量的商船进行贸易,单个商船出事的投资风险就被分摊,远东贸易整体上肯定是盈利的,人们也就敢去投资并获取稳定收益了。

同时反过来讲,有人投资,去东方的贸易才得以实施。总之,这家公司诞生以及运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远东的贸易变得可能,而不是让贸易受限,或者获得垄断利润。与之前西班牙等国直接用暴力手段劫掠殖民地不同,在重商主义思想指引下,英国的统治者认为自己有工业生产的优势,用平等贸易就可以获得财富,暴力掠夺不安全也不稳定,不是长久之计。于是,英国通过海外贸易,用自己优势的工业品向全世界输出,同时换回原材料以及贵金属。积累财富后,扩大再生产。虽说是用贸易获得财富,但是贸易一旦遇到阻力,或者自己的贸易无法处于一个优势地位,英国人还是要用暴力手段来消除贸易障碍,东印度公司也就被特许拥有雇佣军以及战舰,进而这家公司精细运作的雇佣军打败了所有东方国家的军队。

那么这两个垄断国家级贸易的机构,广州十三行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较量又如何呢?单从商业和积累财富的角度来看,结果是广州十三行完胜。说实话,这是一种和实力不相衬的胜利。先说一下为啥会胜利:贸易的基础是市场,是需求和供给,英国对外贸易的目的是卖自己的工业品,换来世界的工业原材料和财富,最终使得自己的国内财富能够增加。重商主义思想有一个基本观念,那就是金银等硬通货才是衡量财富的标准,硬通货也是贸易过程中流动性的保证。有金银、有资本才能有贸易和生产的主动权。所以,英国要实现的就是总体上的国内贸易顺差,也就是出口额要大于进口额,这样衡量财富的金银才会进入国内,但是欧洲的工业品在华销售情况又如何呢?

鸦片战争怎么开始的?200年前贸易战,大清如何碾压英国?

英国的工业品主要有机器设备、机车车辆、钢材、刀叉等金属制品以及日用化工品,还有种类繁多的纺织品,在大清当时的环境下就显得非常不合时宜,所以,17、18世纪以及19世纪初,很多欧洲人都将纺织品和机器以及肥皂、汤勺等日用品装船运到广州,可是销量惨淡,反而用余钱购买中国的茶叶丝绸回国却能大赚一笔。习惯用丝绸麻布做衣服的中国老百姓并不觉得尼龙舒适,用刀叉吃饭更是有野蛮的感觉,机器、机床根本没有相关的产业作为市场。汽车、火车更是震动龙脉和祖宗灵柩的可怕之物,而且延续了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普通人追求的就是男耕女织的平淡生活,没有买卖生活物品的习惯。而所谓的贸易就是用多余的粮食来换盐、农具,向官府租赁耕牛等,而且单个家庭相对财富较少,购买力差,并没有将西洋工业制品当成奢侈品的意愿。其实,每一新概念产品要打开市场,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要让消费者接受新的产品,需要宣传、需要广告,在那个时代需要成规模的给人试用,然后口口相传,先不说这样要耗费多少时间,仅仅是起步的宣传,就因为广州十三行的贸易垄断和尽量不让外国人与华人百姓接触的问题彻消除了可能性。对于以英国为首的,这些西方需要贸易的经济体来说,这就是贸易的障碍,巨大的障碍!与中国有限的接触反而使西方人越来越依赖中国的商品,尤其是茶叶。在那个没有饮料,酒是奢侈品的时代,有利于身体健康且回味悠长的中国茶叶成为最流行的饮料。其实瓷器在欧洲工厂出来的瓶瓶罐罐面前已不再那么有竞争力,丝绸同样由于桑蚕养殖技术的输出,不再是中国的专利,后来日本和意大利也都开始生产丝绸,且都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唯独这个茶叶由于中国南方丘陵地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它在国际上的地位无可取代,而且丝绸瓷器属于上流消费品,但茶叶却是全部阶层都会消耗的物品,从种土豆的农民到骑士伯爵,英伦三岛上每个家庭都要用1/10的收入来购买茶叶。我们现在无法理解是因为现在饮料太多了,生活很有滋味,但那时贫民百姓要喝水就只能喝苦涩的河水、窖水和井水。

鸦片战争怎么开始的?200年前贸易战,大清如何碾压英国?

如果没有茶叶,生活确实少了味道了,庞大的需求带来巨大的利润,东印度公司的商人更是不遗余力地筹银在中国购买茶叶,广州十三行的商人也在南方投资各种茶山,由于十三行内行商之间的竞争,茶叶的品质也越来越高,但行商内部的价格协议导致茶叶的价格也在逐年升高。表面看,这是一个所有商人都获利的事情,中国的茶农卖茶赚钱,运输商获得佣金,广州十三行赚取差价,朝廷从海关赚取贸易的税费,英国东印度公司赚得差价,英国政府同样赚得进口关税,而且就算国内市场饱和,东印度公司同样可以把中国获得的茶叶卖到西方其他国家以及殖民地获利,但长此以往,一个问题就出现了,大量的白银源源不断的从西方流入中国。

中国是银本位国家,但是本身银矿却不多,普通百姓也很喜欢银饰,银子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在其它商品对华销售无望的情况下,白银几乎成为欧洲商船里唯一能换回中国茶叶的东西。单从商人视角看,这没什么问题,反正把手里的银子给中国人,然后回去把茶叶卖了也能换回更多的金币银币,然后再来买茶叶,但是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在欧洲流通的白银就会越来越少,白银从银矿产出冶炼的速度可不如一船一船往中国运的速度。整个18世纪后半叶,由于严重的对华贸易逆差都是用白银弥补,英国平均每年要向广州运送将近80万两白银,19世纪前20年达到平均每年115万两,那么一个国家流通用的白银越少,会出现什么情况?

通货紧缩,那时候国家还没有信用货币,钱是不能随便印出来的,这漫山遍野的茶叶可以一年一茬地采摘,银元素可是超新星爆炸才能产出的东西。地球上的银挖出来一点儿就少一点儿。逐渐地,远洋航行回来能换到的银子越来越少,而且由于通货紧缩,持有金银的人也越来越倾向于把银子储存起来坐等升值,而不是拿去流通贸易。这样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都会受限,出现这个问题以后,整个西方国家以及他们的东印度公司,都开始想办法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鸦片战争怎么开始的?200年前贸易战,大清如何碾压英国?

起初的办法是三角贸易,这个和黑奴无关,中国人其实对热带地区的农产品和香料还是很喜欢的,所以18世纪上半叶,荷兰人曾经就用热带地区的胡椒以及辣椒换取中国的茶叶,也就是在他们的殖民地强行推广欧洲的纺织品和工业品,换来热带香料再到中国换取茶叶,可是这一贸易行为让很多在热带有殖民地的国家开始效仿,在殖民地大量种植香料作物,中国对调味品的需求显然和整个西方对茶叶的需求不对等,这个市场仅仅能盖住一国的交易量。一床被子就那么大,几个西洋大汉都冲上床,那谁也盖不住。而且聪明的中国热带地区农民也开始种植这些作物,很快,作物舶来品的香料就没了市场。然后英国在18世纪末又发现了棉花在中国市场很大,棉花原产地不在中国,但印度盛产棉花,毕竟丝绸在中国也不是平民百姓能大量消费的起的。没有兽皮,只能用大麻等植物做成麻布衣服,但不太舒服,相对便宜的棉花做成的棉布和棉袄一下就补上了这个需求。所以同样的,用欧洲商品在完全沦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属国的印度大量销售,然后换来更多棉花,再用棉花换茶叶。但是同样的,棉花在中国也能长,中国农民很快就学会了棉花种植,本土棉花挤压了印度棉花的市场,没过多久就不行了。中国的土地很大,各种气候条件都有,几乎所有农作物都能在中华大地找到地方生长,雨热同期的大陆气候更是能养活众多炎黄子孙。确实是个好地方,所以中国古人对有风险的贸易确实兴趣不大,英国人没办法,只得去找更多的白银,新大陆南北美洲有大量的银矿,于是,18世纪末英国人用工业品向新大陆换来兽皮、白银,输送给中国换茶叶,可是谁料想,北美闹独立了,而且还不停打别人,不断和墨西哥进行战争,大量开的银矿不能开采,很快,这里也换不来银子了。兽皮也因环境破坏,野生动物下降而停产,这可咋办?中国又不要昆仑奴(黑奴),没人买得起,也没啥用,中国有的是劳动力,那让英国人都别喝茶了喝别的,可是可口可乐还要等近百年才能普及,咖啡和酒不是大部分人能消费的起的,而且不好喝,又只能喝苦水了,据悉1785年到1786年度,英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价值(主要是茶叶)是对华出口商品价值的328%,而且后面一直在增加,英国人必须寻找到合适的、稀有且中国需求量巨大的东西,来抵消贸易逆差。

鸦片战争怎么开始的?200年前贸易战,大清如何碾压英国?

于是鸦片出现了,中华民族近代史的梦魇就此拉开,到了1820年,中国国内流通的白银有60%——70%都是西方的银元,中国的商品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精湛的手工技艺,在国际市场上所向披靡。从这里就能看到,即使我们很有限度的,被动地接受世界第一轮全球化,中国的人民也能创造出巨大的利润,获得绝对的贸易优势,只要我们积极地参与到全球化贸易当中,我们就是最大的受益者。这一点,现在我们的情况就能证明,当时的情况也能证明。不同点在于当时的中国人民没有被组织起来,其实,在乾隆嘉庆年间,因为广州十三行的垄断和清政府的盘剥,东印度公司利益受损,但工业革命仍处于起步阶段,欧洲还不敢和这个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抗衡,只能一次又一次派使团带着礼物给皇帝讲道理,但每一次都事与愿违鸡同鸭讲的惹怒皇帝,所以只能接受这种以现在眼光看不平等贸易,同时国际贸易产生的财富又被集中掌握在清政府以及行商这些海关控制的机构手中,那么完全可以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引进技术和制度参与到新航路的角逐当中,凭借强大的基础实力和商品优势,获得近代海上霸权,用平等贸易也能平A过去。清政府甚至可以用钱成为当时缺钱的东印度公司的大股东,那么现在我们就不用学英语了。可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大陆农耕文明思想,让我们的统治者没有看到世界全球化的趋势,将欧洲人的贸易当做和周边藩国朝贡贸易一样处理,还是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实际上自己只是西方全球贸易的一部分,获得的巨额财富没有正确使用,几乎全花在维稳和彰显国家威严的庆典上。面子最重要,唯我独尊,盲目自信,放任世界力量的改变。

鸦片其实就是罂粟的果实,经过烧煮和发酵,就成了条状或饼状可供人吸食的熟鸦片。由于含有20多种生物碱,本来是缓解疼痛,治疗咳嗽等疾病用的。在1729年鸦片被雍正禁止贸易和吸食,因为之前一些王公贵族贝勒爷们确实会吸食鸦片,吸食后的样子非常可怕,而且都是国外进贡的——不便宜,一旦成瘾就会耗光积蓄,尤其清军曾一度吸食鸦片成风,战斗力明显下降,这可是威胁统治的事情,所以明令禁止鸦片。但实际上呢,清国早期的禁烟令只是落实到了官员以及军队当中,只要这两个方面的人不抽鸦片,实际上对统治影响不大,认为其他吸食鸦片的都是所谓的莠民(可有可无),他们吸食鸦片对国家无所谓,所以东南亚各国之前的朝贡贸易就是携带鸦片与中国百姓交易。在18世纪末,在印度的部分英国散商开始购买鸦片,然后走私到广州。每年有2000 - 4000箱鸦片输入中国,每箱大约售价500 - 600银元。1800至1820年这二十年间,输入中国的鸦片量逐渐扩大至每年5000箱,即使知道有鸦片走私,但是行商和海关也没有动力去查禁,毕竟广州十三行的行商不能在明面上去做这个生意,个个都捐买顶戴了,查出来人头落地,所以这生意既然我做不了,那我也没必要去花钱花精力去打击走私,官府同样是这样的态度,鸦片在东南亚国家(尤其是印度)产量居多,同时还有部分土耳其和孟加拉、爪洼的鸦片被输送到中国,因为鸦片贸易的不光彩,东印度公司没有直接经营鸦片贸易,但是他在广州贸易储备的白银要枯竭了,经常出现资金链的断裂的情况,所以他们给经营鸦片的贸易商人提供汇款、贴票等金融服务,使得鸦片贸易的资金流转更加方便。具体做法就是东印度公司给予散商在东印度经营鸦片贸易的许可,但是散商在华销售获得的白银必须交给东印度在广州的银库,用这种方式解决英国在广州银子短缺的问题。 然后给散商可以在伦敦金融机构兑现现金的汇票并收取税费和服务费,而且在英国完全控制下的印度,散商可以以非常便宜的价格获得印度鸦片,然后以高于进价3倍的价格卖给中国走私商人和烟管,为了促成这一交易,东印度公司直接在广州成立了多个鸦片事务局,资助散商进行鸦片贸易,对于英国商人来说,既获得了贸易利润,又省去了银钱运回本国途中的运费和风险,更关键的是,两百年来,终于可以冲破东印度公司的垄断,直接参与东方的贸易,何乐而不为?于是大量涌入,鸦片贸易额从1822年开始急速上升,从每年四五千箱变成了每年8000箱...一万箱...两万箱.......直到1838年的四万箱输入中国,这一年,广州十三行也因为意外发生了一场火灾,损失了价值四千万两白银的货品,似乎就是由此走上了下坡路,大量涌入的鸦片,不可避免的进入了官宦和军队士兵当中。但最重要的是——这笔生意的交易额逐渐超过茶叶,很快覆盖了英国的贸易逆差,然后直接形成了对华的贸易顺差,大清的白银开始逐渐外流,且越来越快了,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虎门硝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

鸦片战争怎么开始的?200年前贸易战,大清如何碾压英国?

坐的肩膀疼,今天就到这里吧,咱们明日继续!喜欢的朋友点个关注吧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