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弄玄虚造句(故弄玄虚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80酷酷网    80kuku.com

故弄玄虚造句(故弄玄虚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浅谈如何写好文章:六度+六忌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这种说法,既包括了文人相轻的自命不凡,也蕴含着文无定势的宽容业态。

即便如此,文无第一并非意味着文无法度,文无优劣。恰恰相反,由于“见道有阶梯”,文以载道的功能属性里面,自然也涵养着高低相见的因子。

一、“六度”

《易经》讲,“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什么意思?就是通过语言来渲染、描述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实现以文“载道”、以文“明理”目标。这个“辞”,直白讲就是文章的“六度”。一是站位的高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彰”,荀子讲这句话,除了说明环境对成就事业的重要性以外,同时还映证了站位高度的积极意义。站得高才看远,同理站得高也才能够被更多的人所看见,这是站位高低辩证学的一体两面,互为支撑。移接到做文章上看,作者站位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整篇文章的逻辑层次。所以,要优先解决“怎么站位”和“站多高位”两个问题。怎么站位,通常要在理论依据和现实生活的结合部中间去寻找,尽量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比如,关于如何看待取消英语在中小学的主科地位问题时,既要把我们为什么学英语的理论依据找到,也要把学英语带来的现实困惑讲清,在权衡利弊后找到二者的结合部,最终可以站位“理性对待、柔性收缩政策”落点上。站多高位?这与执笔者的理论水平以及拟传导给受众的靶标直径有直接关系。比如,关于建设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问题,对于普通的民众,只需说清楚终极目标就行了;对于一般工作人员,只需讲清楚分管事项的重要意义、方法路径、时间后墙就可以了;而对于各级领导,则需要站位破解“大城市病”的高度,结合新时代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切题审视,自观建设公园城市的“破局”性影响和远景规划意义,在此高度下理解所有的下位建设突破口和切入点。风物长宜放眼量,没有高站位,文章里面很难有风景。二是破题的维度。有一种光学玩具叫万花筒,它将有亮丽色彩的实物放置于圆筒的一端,圆筒中间放置三棱镜,圆筒另一端则用凿孔的玻璃密封,由孔窥视即可见到美丽的图案。这里面真正起作用的是三棱镜,它因为拥有主截面和侧面在光学规律作用下而产生了审美视角。做文章也是一样,破题的维度如同棱镜的不同截面,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示所要表达的道理、观点与见解。怎么选择破题的维度?没有固定的招数套路,但有一个可以参考的基本原则:“全维度+逻辑性”,两者兼顾即可。所谓“全维度”,是指破题的部位要全,能够实现“拼图”效果。尤如盲人摸象,要把头、耳、嘴、鼻、尾、脚、身体全部讲到,这样刻画出来的才是事物的全貌。所谓“逻辑性”,就是破题各部位之间应当存在承接性、互补性、统一性及因果性,这些逻辑线条如同拉链一般,将相对独立的各个部位有机联结成整体,还原事物的本初状态。三是见解的深度。有句古话,讲的是“两指宽,一里深”,这就是行文深度的形象比喻。纲举目张,每当笔者抛出一个观点时,都应当围绕问题层层“剥洋葱皮”,直至最后提不出问题时,就触及哲学领域了,这就达到了深度分析的目标。比如,节后第一天上班,许多人精神不好,状态不佳,迟迟进入不了角色。深挖一层,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既有个人生活节奏没把握好的原因,也有习以为常的惯性思维。再挖一层,为什么个人没有把握好生活节奏?因为个人岗位意识、职责意识、纪律意识比较淡漠,没有“为工作打提前量”的行为自觉。再挖一层,我们应该如何有效防范和规避类似“节后综合症”问题发生?最起码应该节前有要求、收假有提醒、上班有督查、活动有牵引,三管齐下,多手并用,最大程度实现“进入岗位即进入战位”目标。一些文章让人难生好感,恐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古人有个说法叫“指不透”,总觉得表达阐述上差点意思,缺点感觉。四是文章的厚度。厚积薄发,在做文章时同样适用。这个厚度,主要指论据的充分性。不论是理论论据还是事实论据、数字论据,从量上讲要突出一个“多”字,从面上讲要突出一个“广”字,然后再从这些论据中精心甄别挑选,选取最有代表性的部分为我所用。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面,围绕每一个小切口,大量罗列了现状与数据,进行了深刻而精辟的阐述,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最好榜样。五是行文的宽度。区分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宽度主要指意境的边界,狭义的宽度则指词句的边界。如《庄子》的内篇、外篇和杂篇,基本是千古文人认同的文章最高水准,即便用庄子自己的话讲,也是“万年之后遇一大圣,知其解者,旦暮之遇也”。由于《庄子》立意高远,甚至他认为万年之后才有人能够真正读懂他。司马迁写《史记》也是如此,“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他也认为同代人是不足以读懂《史记》的,需要流传后世后人。无独有偶,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也是如此,生命前六十年寂寂无名,直到最后几年才被世人所认可。举三位名人例子是想说明,当文章立意太过高远时,恐怕就会出现无人能懂的局面。即使是好的文章,也错过了最佳的时机。当然,一般人也达不到这种境界。重点说说狭义角度的词句宽度,归纳起来就是“三个不能”:不能过多地穿靴戴帽、不能过多地引经据典、不能过多地遣词造句。适当地修饰、调整、优化是无可厚非的,一旦过了头变成为文而文,那就不足可取,过则为灾。六是文字的温度。想到了黑格尔的一句名言,“历史的灰烬有余温”,与此刻的标题很应景。有人将做文章归结为“观世音菩萨”五个字,其中“菩萨”二字就解释为作者应当心怀菩萨心肠,带着感情做文章。文章是由字符组成的,字符则是由作者在不同情绪的调度下催生出来的,也可以说,字符就是形象化、具体化、文字化的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讲,字符组成的文章,理应是有温度的。判断一篇文章好不好最基本的标准就是“闻之动容”,要么让人情绪受到了波动,要么让人明白了一个道理,要么让人学会了一项技能,要么让人记住了一句话。如果这些都没有,那肯定不是一篇好文章。倒推过来,要做出一篇好文章,就要带着感情、真心实意地去创作。

二、“六忌”

一忌画地为牢。文无第一的思维很容易让一个人对自己的文风足够自恋,以至于自傲。“老子天下第一”凸显的一个笔者固步自封的心态,如果稍持宽容之态,便可见更多风景。二忌套用抄袭。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其实曲解了古人。这个抄,不是套用、抄袭,而是学人所长,为我所用。现在的许多文章,由于缺乏原创精神,“长相差不多”的不在少数,难以吸引人。三忌贪大求全。受篇幅限制,文章应当力求简洁明了,尽量避免贪大求全,好大喜功。一旦冗长,就会变得婆婆妈妈,重点不明。四忌应付了事。行文如做人,讲究法度,力求精准。应当克服“交差”心态,把文章当“差事”、当“包袱”,一味求快,囫囵吞枣,出不了精品。五忌显摆卖弄。行文时,不要装神弄鬼,故弄玄虚。明明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非得拽几个“名”词,让人似懂非懂,搞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样的文风,大有卖弄显摆之嫌。就好比书法,搞几个看不懂的字摆在那儿,观者不认识也不好意思说出来,就只好说“好字、好字”,二者一个心态,一个道理。六忌眼高手低。大多数情况下,做文章都是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向性,是要通过文章来解决问题的。切不可虚头八脑,眼高手低。道理讲了一大箩筐,措施一条都不管用。用老话讲,这就是银样蜡枪,中看不中用。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