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2005年十大轰动公开信[组图2]

80酷酷网    80kuku.com

  

  2005年,他们有话要说,而且方式特别:写公开信。

  每一封公开信背后,自有作者充分的理由。有些公开信,是表明立场;有些公开信,是针砭时弊;有些公开信,是表白心迹;有些公开信,图的则是撇清关系。

  疫情公开、重大自然灾害死亡人数公开、政务公开、信息公开……这些字眼近年已是屡见不鲜。但即便如此,这种“呐喊”的勇气也显稀缺——既称之为公开,必是与某种“暗箱操作”或者“潜规则”相对应,虽然,某些公开信当中难免有做秀的痕迹和越抹越黑的嫌疑。

  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公开的方式来表达真相时,暴露出来的或许是问题,留下的却是希望。

  李开复:我为你们而跳

  李开复

  ◆ 关键词:诚信

  ◆ 方式:自我辩护

  ◆ 影响力:★★★

  ◆ 效果:两三点雨山前

  9月23日下午,从微软刚刚“跳槽”至GOOGLE中国总裁的李开复,公开就一位大学生对他“诚信”的质疑做出回应,解释他离开微软的原因:“为了做更有影响力的事情,或者是帮助中国的学生”。

  从“微软很可能是我服务的最后一个公司”,到一年多后跳槽至新东家,李开复此举不仅引发了一场两大公司的诉讼,更在他的中国大学生粉丝中引发争议。若干年来,李开复一直充当着中国大学生的精神导师的角色,在他的网站上发表了《大学四年怎么过》等颇具影响力的文章。但今天,当他的行为与其思想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封公开信并没有给出根本的答案。关于诚信,相信在今后还是个热门话题。

  于建嵘:清者自清

  于建嵘

  ◆ 关键词:学术打假

  ◆ 方式:口水大战

  ◆ 影响力:★★★

  ◆ 效果:随风而去

  以学术打假闻名的“新语丝”网站,10月与“信访”教授于建嵘激烈碰撞了一把。于建嵘发表《致新语丝的公开信》,指责新语丝在10月8日刊发的署名“严晋”的文章《学术界罕见的骗局:评于建嵘的成名之路》“恶意攻击了我的人格,严重侵犯了我的合法权利”,并公布了其职称证书和工作证号。在帮忙与帮闲分子掺和后,局势由方舟子PK于建嵘变成了群P事件,内容逐渐由严肃的举证变成了无聊的口水战,最后于建嵘以一则质朴的致歉信结束了这乱局,还有人觉得没过够嘴瘾。

  学术打假向来容易调动公众情绪,此次论争也不例外,但如此谓为壮观的场面,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追究于建嵘有国家统一编号的“研究员”证书,参与者所重的与“学术打假”相去甚远,“学术打假”的方式,似乎越来越有演变为闹剧的嫌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人网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