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是什么意思(满地琼瑶是什么意思)

80酷酷网    80kuku.com

本文提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2020年3月18日记者会上讲述的“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大国古礼,引出了《诗经》之《国风·卫风·木瓜》的名句,和《诗经》是“周人在中原《采风总集》”的传说之谬。如果稍加考证,就会发现诗中“木瓜、木桃、木李”,和“琼瑶、琼琚、琼玖”,都是先夏、先商、先周”在“南方”和“东南”的物产与文创。就算皇上为贵妃能吃上荔枝,不惜跑死一万匹马,但是象《诗经》如此大规模在北方“礼送”与“分享”南方的珍果与美玉,则是万万不可能的。由此而溯及中原与西部所有涉及4000年前历史的经典,实际是在江淮与太湖发生的史实超过了百分之八十。

1、楔子:中原与西部的文明不足4500年,5300的文明史在太湖与江淮

学界一般认为《诗经》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是不能解释《诗经》中大量出现的“鳜鱼、纯菜、荛花、棣棠、豆菽”等太湖或江淮的风物的,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背景下,被长江、黃河和淮河等“天堑”所阻隔的时代,“江淮”与“河洛”之间,又不可能有“朝贡”与“征夺”发生。就算有,在先夏、先商、先周”时期,由于那时并无“秦直道”和“吏马驿”,而仅仅依靠史前文明体系中,由鼙鼓“僖邮”,与烽烟“燧递”的手法,是根本完不成隔空传物任务的。那些后来在中原与西部很普通的风物与文创,基本都是4500以来被迁徙者携带过去的。

中原各地学说中的“大禹治水十三年”,治好了中原与西部无数大泽大河水患的“科幻文史迷”们,似乎在把“迷信”和“天真”也当成学问。以木耒和石戉为主要工具的史前时代,江淮以北基本没有出现过自伏羲至大禹中的任何史前帝国、帝王、帝都与氏族的主流,只有从江淮与太湖西迁、北上后南下与东进的部落路过中原与西部时,留下的分支或主力,在顽强传诵着那些被沿线后人,当成原生文明激情怀念到今天的华夏民族的史前事迹,但是很飘渺只是非源头。我们有无数强硬的证据,可证那些来自江淮与太湖的风物与文创,直到距今4000年时,才经由长江源头的陕甘,达至晋豫而遍及西部与中原。

面对中国的历史学、考古学和人类学在奋勇砥砺与蹉跎前行了一百年后的今天,在明知“越即吴,吴即虞”既“吴越皆有虞,虞都在良渚”的史实史证面前,还要心心念念地去琢磨“夏在中原与西部,夏是最早中国”的伪命题。他们此时为证明自已目光所及的地方,就是最早的夏与中国,而全然不顾夏的历史只有4000年,而不惜坚拒良渚的5300年,才是华夏民族最早的中国。正如他们为了证明《诗经》是周人和中原的民歌,而全然不顾诗中的物产、风物与文创,多出于陶唐虞的太湖与江南。在他们的心目中,为能争抢到源头和根,纵然要断缩民族史和折叠文明史1000多年也是无所谓的。至今为止,中原和西部,还没有有出现比良渚“规模更大、时间更早、程度更高、影响更大”的文明遗址。

2、《诗经》之《国风·卫风·木瓜》的时代背景与创作宗旨

《诗经》之《国风·卫风·木瓜》歌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非)报也,永以为好也”。诗曰:“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非)报也,永以为好也”。经曰:“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非)报也,永以为好也”。这是典型的《尚书/虞书/大禹谟》禹言的“皋陶迈(世)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的德教之先,礼教之风的体现。安徽省六安市大业墓东5华里处的“种德寺”,与南京的明德中学有“种德,犹布德施恩德于人”的异曲同工。也是后人为纪念皋陶父子教化民众,播撒仁德种子而兴建的古代遗址。“好生之德,治于民心”。可见江淮的“种德施礼”,早于孔教的“德育礼教”近2000年。

南京市栖霞区的“迈皋桥”就是一处自述其地是皋陶“越界化民”壮举的遗址。北距赢姓偃人的图腾燕(偃)子矶约五公里处,矶下今尚有民国首都特别市明德中学(今名南京市燕子矶中学明德书院)。再往南约二十公里便是皋陶的封地皋乡梅里(南京市江宁区陶吴镇梅村)。在上世纪的1961年,南京博物院院长曾昭燏和尹焕章合著的《江苏历史上的两个问题》文中,多次提到了陶吴的灰山遗址和墩子山遗址,是陶吴史前文明始于4000多年前的生活现场,其地古名“昝缪”,正合本文考出的“皋陶得此封地因营之”的结论。皋陶子孙们就是从大业所建的建业既南京,封到南京西北郊六合至安徽六安和庐江之间去的。

南京的第一任市长宁封子,是在南京城南的瓦官寺受封上任的。《周礼·考工记序》曰:“有虞氏上陶”。瓦官既陶官。瓦官就是制陶行业的总管,南京城西沙洲乡的“西土可陶既瓦”,合起来就是“甄”字。也就是南京的第一任市长和当时的工业部长,有史可查的陶官既瓦官遗址,亦即南京瓦官寺一处,宁封是末代炎帝祝融之子。历史上黄帝“登云台山见宁先生受《龙跷经》”,古人因有“宁封子授黄帝御龙飞云之术,自焚则随路五色之烟上下升腾,其骨骸葬于‘宁北山’中”之载。此事可详见《史记/封禅书》和《云笈七签》等。一部分“宁”姓的官员之后人,从此就姓“皋陶”既“高姚”了。

3、事证一:“木瓜、木桃、木李”,是太湖与江淮风物

关于《诗经》中的《国风·卫风·木瓜》的创意主题,曾经有汉代、宋代、清代和现代的好事者,很搞笑地考为"男女相互赠答说"、"臣下报上说"、"讽卫人以报齐说"和"讽刺巴结行贿者说"等多种乱燉。一部壮丽辉煌的全民族史前至先秦的史诗,也被他们據为己有地戏说成周人在中原与西部采风的民歌。他们这种无视诗中素材与经文风貌的学术文盲化作风,他们不以为失态,反倒更激起本文作者从今起要跟他们一事一提醒,一题一辅导的义工情怀,因为无论怎么说,他们也都是我们一头的,还能咋办呢?

诗中的木桃和木李,都是木瓜的亚种。全球共有5个木瓜品种,其中的4个在中国原生。这4个品种分别是:皱皮木瓜、毛叶木瓜、光皮木瓜和藏木瓜,只有番木瓜原生于拉美,后引种于中国北方。据《中国植物志》介绍:木瓜一名贴梗海棠,是蔷薇科木瓜属植物,其枝秆丛生,枝上有刺,其花梗极短,花朵紧贴在枝干上,故名。其花朵鲜润丰腴、绚烂耀目,是庭园中主要春季花木之一,既可在园林中单株栽植布置花境,亦可成行栽植作花篱,又可作盆栽观赏,是理想的花果树桩盆景材料。果实叫皱皮木瓜,作中药材使用时简称木瓜,又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果之一,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又据《中国植物志》载,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木李”就是木瓜。“木桃”则是毛叶木瓜。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以上“木瓜、木桃与木李”同名为“南方木瓜”,皆属于蔷薇科木瓜本属植物,原产于中国南方。主要培育基地(原产地)有江苏、浙江、安徽、湖南等地。北方番木瓜属番木瓜科,原产于墨西哥南部以及邻近的美洲中部地区,十七世纪由郑和从南洋引入国内。近年来,陕、甘南、豫、鲁、皖、苏、浙、赣、湘、鄂、川、黔、滇、粤等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缅甸、日本、朝鲜也有分布。不去考证物产与风物的原产地,仅凭在哪出土,就说是哪原生的,就好象甲骨与青铜,何况并无出土地的《诗经》。

4、事证二:“琼瑶、琼琚、琼玖”,是太湖与江淮风物

《凤凰网财经/财经滚动新闻》2015年04月02日《树变玛瑙化石优势突出 早已进入宝石行列》文认为:我国汉代以前称玛瑙为“琼、赤琼、赤玉”或“琼瑶”。质地细腻油润,是中国独有的品种,先秦仅有四川凉山和云南保山有正货的玛瑙“南红”产品。由于产量稀少,老南红玛瑙价格急剧上升。四川凉山州美姑县美姑玛瑙成了奇石玩家们追逐的对象,有的奇石大户怕与当地的收藏玩家发生冲突,索性就在临近的西昌市、昭觉县城租房进行收购,打起了持久战。这些“琼瑶、琼琚、琼玖”的风物与文创,到底是喻指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风物中的义项:

(1)琼瑶,精美的玉。《诗·卫风·木瓜》说:“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毛传》注:“琼瑶,美玉”。《说文》言:“玉之美者”。《书·禹贡》曰:“瑶琨篠簜”。《传》语:“瑶琨皆美玉”。《疏》王肃云:“瑶琨,美石次玉者”。《前汉·礼乐志》道:“徧观此眺瑶堂”。《注》传:“瑶,石而似玉者也”。《山海经》有“瑶碧之山”。关于云南的南红玛瑙,《徐霞客游记》说,“上多危崖,藤树倒罨,凿崖迸石,则玛瑙嵌其中焉”。看来要惚得到不是假冒的琼瑶,过程将充满神秘惊险。

(2)琼琚,玉之美者。《毛传》说:“琼,玉之美者。琚,佩玉名”。孔颖达疏:“琼琚,琚是玉名,则琼非玉名, 故云琼。玉之美者,言琼是玉之美名,非玉名也”。郭沫若《屈原》第四幕:“这比任何珠玉、琼琚的环佩还要高贵”。(唐)韦应物 《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诗:“忽因西飞禽,赠我以琼琚”。(元)耶律楚材《西域和王君玉诗》之三:“君侯乘兴写佳篇,我得琼琚价倍千”。(明)史谨《谢郭舍人赠腊梅》诗:“折来为乏琼琚报,聊托微言表寸心”。(清)金农《蔡七舍人削牍寄予因答所贶》诗:“临风答嘉藻,何日诵琼琚”。古人对琼瑶玛瑙的热爱,可以用如痴如醉来形容了。

(3)琼玖,黑色玉也。琼玖又叫佩玖,指喻作佩饰用的浅黑色美石。《诗·王风·丘中有麻》说:“彼留之子,遗我佩玖”。《毛传》云:“玖,石次玉者”。(汉)王逸 《九思·逢尤》言:“握佩玖兮中路躇,羡咎繇兮建典谟”。玖镜,黑玉镜,茶色水晶。(明)杨慎《艺林伐山·玖镜》云:“玖,黑色玉也,可以作镜。今永昌产”。“玖”,《新华字典》解释为:“似玉的黑色美石”。黑色的玉,考古时有发现,一种是煤精,一种是深绿色的地方玉。全国仅有的较大型墨玉矿在湖南,应矿主要求暂不指出更详细出处。因为原石太少容易奇货可居,独占此资源者内心的敬畏与祈待,并非人人可以承受。

5、江淮的文明风气之先:关于建邺,大业、业父、皋陶与伯益

建邺是南京史前的名称,先后随蚩尤与皋陶后人迁徙到了徽鲁冀一带,而皋陶的母亲女修,古字也作“女脩”,是颛顼帝孙女,穷蝉之女。一说女修是苍舒之子。皋陶初任佐尧大臣,主祀大理寺值。即以少昊支子佚名,入赘黄帝第四代颛顼之裔孙女修。涂山氏女国,首领为皋陶偃赢徐李等姓始祖。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大业就是伯益的父亲,《正义》曰:黄帝之孙,号高阳氏。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索隐》云:女修,颛顼之裔女,吞鳦子而生大业,其父不著。关于大业,王充《论衡》说:“五帝、三王、大业、孔子,人之圣也”,这就是南京最早的市长其族其人。

《正义列女传》云:“陶子生五岁而佐禹”。曹大家注云:“陶子者,皋陶之子伯益也”。按此,即知大业是皋陶。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子二。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赢)氏;二曰若木,实费(徐)氏。《索隐》以仲衍鸟身人言,故为鸟俗氏。俗,一作“浴”。若木以王父字为费氏也,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索隐》殷纣时费仲,即昌之后也,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於鸣条。王耿按:既为鸟族,岂能姬姓也。炎帝图腾为凤鸟,黄帝图腾为黄能(能,龙,鳄也)。

《大清一统志》曰:“禹南巡,至衡山,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间的横山既《尔雅·释山》之“江南衡”,筑紫金台(今南京钟山祭坛遗址),望九疑而祭舜”,感当年与皋陶父子在番丽(今南京)“建明德而崇业…犹兴也”(《东京赋》)。据《越绝书·卷第八》载:“传闻越王子孙,在丹阳皋乡,更姓梅,梅里是也”。南京市江宁区《横溪镇志》引唐人陆广微《吴地记》注云:“梅里,又名番丽,今横山”。

《吴郡志》(引《世本》)曰:“梅里,一作梅李或蕃离”。《世本·居篇》云:“吴孰哉居藩篱,孰姑徙句吴”。古时,番丽、蕃离、藩篱读音相同,写法不一样。《左传》亦载:“鲁阳公十年楚子婴齐伐吴取鸠兹至衡山”。清代史学家、汉学家钱大昕《廿一史考异》说:“衡山,即当涂的横山”。《左传·卷二十九考证》又载:“衡山或曰丹阳县之横山,离鸠兹不远”。今安徽芜湖古名“鸠兹”,和今江宁区小丹阳横山隔沟相望。

6、本文小结:开塞不慎,就会为尾闾留下陷阱

综上,我们不难得到古人“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的礼仪与德教,只能由夏商周早期的太湖与江淮人士创源的结论。这是由于“木瓜、木桃、木李”,和“琼瑶、琼琚、琼玖”,都是先夏、先商、先周”在“南方”和“东南”的物产与文创的原因。本文行礼如云至此,本应戛然而止,考虑到义工的责任未完,不得不再罗唣几句,否则很容易掉下他们自己出道时即已挖下的陷阱。所以,学者立论前多考证多引据才是值得大力提倡的文风,而不要只凭古人或名人的口气。

对于考古勘史颇为生疏仅流于形式的学者而言,对《诗经》中的《国风·卫风·木瓜》的创意主题,和更多古籍中除前述物产与文创的原产地之惑之外,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先夏、先商、先周”时序的陷阱。因为我们很担心前述“科幻文史迷”因为“迷信”和“天真”,又将先夏、先商、先周”的时序,排例成承继接续的关系。真实的情况是,他们在炎黄蚩和陶唐虞两个三代先帝的朝堂,都是在一块共事的同袍,多数是堂兄与表弟。那么问题来了,一些人在考古勘史专业上的困厄与陷阱,从《诗经》始将会越来越多。

为什么中国的现代考古学的百年大祭,尽管惊世发现层出不穷,却仍不能为国人明确华夏源头何在?而他们所说的源头因不足4000年又难被个中人看好?就因为他们当中有人喜欢假装看不懂古代文献,而往往东成西就并南辕北辙,正如今天所谭的《诗经》。为了让大家都少走弯路,每一个关键的节点都会响起本人的大声疾呼,这也让个别人常常严重地不爽与无奈。希望这种尴尬的局面能够早一天结束的唯一方案,就是建一个专业工作者南北论述的平台,使各方的言行能经常性地让对方看见与听见,并且相互据为镜鉴。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