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面临空前就业压力 劳动力供需矛盾如何缓解

80酷酷网    80kuku.com

  我国面临空前就业压力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表面上人人有活儿干,实际上大量的过剩劳动力以隐性失业形式存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转换,隐性失业逐步显性化,进入上世纪90年代,失业压力明显加大。1992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2002年达到4%,2003年上升到4.3%,2004年预期失业率为4.7%。

  失业率的不断攀升,使我国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不仅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痛苦,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西方经济学中,失业率被称作“痛苦指数”。

  需要指出的是,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衡量,我国目前的失业率并不算高,可为什么说我国就业压力巨大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清我国失业率的特定内涵。首先,我国政府向社会公布的失业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既然是“城镇” 失业率,就不反映农村的失业问题,就是说它只反映我国一部分失业问题,而西方国家公布的失业率是既包括城镇又包括农村的全社会失业率;所谓“登记”失业,是指非农业户口,在一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要求就业而无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如果无业,但没登记,就统计不进去。西方国家公布的失业率是调查失业率,而调查失业率的真实性高于登记失业率。其次,我国失业统计的年龄上限过低。我国规定,失业登记的年龄范围是男16~50岁,女16~45岁,而职工退休年龄规定为男60岁,女55岁。国外通常对失业者只规定年龄下限,退休以后继续寻找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仍计算为失业人口。再次,我国把下岗与失业区分开来,下岗不算失业,下岗人员不进入失业统计,而2003年我国下岗人数达600多万人。

  既然我国失业率与西方国家失业率在内涵上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在分析就业压力时,就不能简单套用西方标准。尽管如此,失业率的变化仍然是分析我国就业形势的重要指标。失业率的持续上升,反映了我国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趋势。进入“十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是空前的。一方面,劳动力供给显著增加。“十五”期间,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000多万人,比“九五”期间平均每年多增加200多万人,原因仅仅是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扩张受到诸多因素,主要是两个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约束。经济体制的进一步转变,全面贯彻效率原则,将促使国有企业大约1/3的冗员下岗失业;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转变的结果,必然是整个社会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就业机会相对减少。资料表明,上世纪8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可新增就业岗位200多万个,90年代则下降为80多万个。再一方面,劳动力供求的匹配率低,或不匹配率高。劳动力供求的匹配率低,是结构性失业的直接原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2003年第一季度全国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进行的调查显示,因供求不匹配不能就业者达17%,因此导致就业机会损失达152.6万个。以上三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必然导致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失业率居高不下。

  分析我国的就业压力,除了关注城镇失业率上升以外,还必须关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我国农村没有失业统计,但据有关部门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至少有1.5亿人,众多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转移,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劳动力供需尖锐矛盾如何缓解

  面对空前的就业压力,尖锐的劳动力供需矛盾,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政策促进就业,把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努力保持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如何抑制劳动力供给的过快增长?主要政策包括:(1)继续实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总量是劳动力供给的基数。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就是有计划地控制劳动力供给。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已少生3亿多人口。坚持这一国策,对于抑制我国劳动力供给的过快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延长劳动者受教育时间。从就业的角度看,通过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延长劳动者受教育时间,意味着更多的人推迟了就业时间,等于直接减少了当期劳动力供给,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劳动者受教育时间的延长,还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3)扩大劳务输出。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大国,但是劳务输出小国。我国发展经济要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解决就业问题上,也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市场,应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组织地开辟国际劳务市场,拓宽劳务输出渠道。

  如何促进劳动力需求有效扩张?主要政策是:(1)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增长意味着投资增加,意味着劳动力需求的增加;经济下滑的结果则是投资减少,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大批企业倒闭,此时就业机会不但不能增加,反而会出现大量失业。(2)加快发展第三产业。2003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社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仅为29.3%,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低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第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据计算,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是第二产业的5倍多,第三产业的更快发展,必然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3)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事实上已经为我国就业增加做出了突出贡献。据报道,1996年到2001年,我国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从7400万人增加到1.2亿多人。另外,目前在外资经济中就业的人数已达2200多万人。(4)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在美国所有的独立企业中,雇用员工人数不到500人的企业占99%,这些小企业雇用的工人数量占美国工人总数的52%。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可见一斑。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并在促进就业方面产生积极作用。(5)发展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是并非以正式机构或单位为依托的就业形式。非正规就业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发展形式多样、灵活性强的非正规就业应成为我国增加就业的重要选择,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促进劳动力流动和转移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水平与其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密切相关。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低流动性,对下岗工人和失业者再就业形成了很大制约。

  从我国的情况看,加快劳动力流动和转移的政策应主要包括:(1)建立职业培训体系。再就业培训是政府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西方发达国家职业培训体系比较完备,我国的职业培训刚刚起步。职业培训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改变劳动者的知识结构,提高劳动技能和再就业能力,以顺利实现转岗再就业。(2)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健全,特别是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大小,是影响劳动力流动,从而影响整个社会就业程度的重要条件。不少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后之所以不愿意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固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非公有制企业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劳动者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就业。(3)推进城镇化战略。我国众多的农村过剩劳动力,既不能长期滞留在土地上,也不可能大规模地向大城市转移,比较现实而有效的途径就是积极推进我国的城镇化战略,为农村过剩劳动力提供通畅的转移渠道。

(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长茂)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