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北京学生半数待业 专家称要变观念

80酷酷网    80kuku.com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01级应届毕业生廖宁是北京人,自从毕业回京后,就一直在各大招聘会之间疲于奔命,但至今还没找到工作。

  廖宁不是惟一找不到工作的外地北京生源毕业生。据北京市毕业生就业中心市场部主任宋双印介绍,今年有5000多名在外地读书的北京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加上考研和出国留学人员,估计一半以上还没有找到工作。

  去外地上学,不得已

  家住海淀区永定路的杨玉彬,高中时学习成绩不太好,2001年高考前的模拟考试分数也不高,于是报考了郑州大学。“外地学校录取分数低,而且那年北京出台了三项优惠政策:去外地降10分、不迁户口、推荐工作。没想到回来后找工作会这么难。”提起这些,杨玉彬很无奈。

  廖宁高考时的理想学校是北京理工大学,根据模拟考试的成绩,高考前报志愿时便放弃了北京的重点院校。

  据了解,北京生源的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一般首选北京的高校,实在分数不够了,才选择去外地学校。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有北京生源的本专科毕业生27165人,其中在京院校有21830人,京外院校仅5335人。

  7月找工作,慢一拍

  7月,毕业生都应该选好单位开始工作了。但对许多外地北京生源的毕业生来说,找工作才刚刚开始。

  “大四上半年一直在准备研究生考试。1月份考完研,回到学校就要忙毕业设计。北京的招聘会一般都在上半年,但那时候我也不能擅自离开学校回北京找工作,只能等到毕业离校回到北京,才开始跑招聘会。”找工作比在北京上学的人慢一拍,这是杨玉彬和廖宁共同的感受。

  与廖宁同校的贾亮本来没想回北京就业,毕业前他就找好了深圳的一家工作单位,可妈妈舍不得让他独自在外地打拼,孝顺的贾亮只好回到北京从零开始。

  慢一拍,让不少外地的北京生源毕业生失去了找工作的好时机。

  外地人能吃苦,抢饭碗

  “现在用人单位把工资压得太低了,而且都要求有工作经验。”接受采访的大学毕业生几乎都谈到薪水和工作经验的问题。

  杨玉彬抱怨说:“外地生源的毕业生和我们抢饭碗,工资800元他们都能接受,而且也不要求解决户口,就在北京漂着。我们这些有北京户口的根本就没有优势。”

  记者随机采访的外地北京生源毕业生,几乎都要求月薪至少在1500元以上,他们对外地生源的毕业生愿意接受低薪的状况表示愤怒和无奈。贾亮说:“我觉得大学生不应该自降身价。一个月才800元,在北京怎么养活自己?这样的工作高中毕业生就能做,何必上大学,这不是否定自己大学4年的努力吗?”廖宁说:“我还想毕业了把身上的行头换一换呢。假如一个月只有几百元的收入,我就算不吃不喝,也要三四个月才能攒够一个手机钱。”

  专家观点 与其待业,不如转变观念

  北京市毕业生就业中心的代理推荐部主任褚东癉认为,北京生源毕业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太挑,既看岗位又看薪水”,还有的因为单位离家远就不去,“反正家在北京,没有住房、户口的压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北京学生不能吃苦,岗位艰苦、待遇不高就不愿意去。据他介绍,目前北京各用人单位大多数都喜欢招外地学生,因为外地学生学习成绩好,能吃苦,踏实肯干,不会三天两头想着跳槽。

  随着升学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从2003年起,越来越多的北京学生开始把眼光转向外地高校,但毕业后回北京仍是他们的一致选择。根据教育部统计数字,2003年北京学生在外地读书的人数首次突破万人大关,11363名被外地院校录取,以后逐年增加,明后两年起,外地北京生源毕业生还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考验。为了解决北京生源毕业生就业,北京市人事局于3月31日下发了《关于做好2005年北京市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用人单位优先录用北京生源毕业生。这条政策被评论指责为是“新的就业歧视”。

  7月11日到8月10日,北京市人事局专门为北京生源外地读书的毕业生开展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招聘月活动”,并且为毕业生免费办理了就业联系卡,凭此卡毕业生可以免费参加招聘会。

  宋双印建议,随着社会的竞争和开放加剧,人们对北京市户口的重视程度将越来越弱,因此,北京生源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是当务之急。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