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寒流中自知冷暖

80酷酷网    80kuku.com

  

  “就业很难,但大家都想把自己‘卖得’值钱。”挤在应聘人群里,北京某重点大学英语系大四学生小冯一脸苦涩。

  从去年12月起,小冯便一直奔波于各类招聘会上,但至今仍未找到理想的工作,同班同学中和她相同境遇的不乏其人。“刚上大学时,读外语意味着白领、出国、体面的生活,可现在连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都找不到。”小冯自嘲道。

  小冯的求职经历绝非外语类高校毕业生的个案。一直以来被认为热门的外语专业,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中遭遇尴尬已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教育部最近公布的普通本科专业招生、在校生、毕业生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英语专业扩招幅度较大,2003年招收本科生87808人,2004年招收102388人,排在所有专业中第一位。2004年的毕业人数为53466人,伴随高校扩招规模,不难推断2005年毕业人数将持续攀高。如果将各类语种毕业生统计在内,数量将远超过这个数目。

  而来源于人事部人才市场的一项2005年高校毕业生需求情况分析数据显示,2005年外语类人才总需求人数仅23269人,其中本科生14948人,这无疑注定了大量外语类毕业生不甚平坦的求职之旅。

  有专家分析,从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以及近几年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交流频繁,这些均在客观上造成外语类专业过热的繁华景象,但一味忽视市场吸纳能力与实际需求,最终必然导致外语类人才消费的泡沫现象出现。

  然而,综观外语类人才就业情况并非一片凋敝。IT英才网日前发布的20个专业就业前景预测,随着外语低龄化、大众化趋势明显,师范类外语人才将走俏市场。此外,受中国日益开放活跃的外交形势影响,一些小语种人才也将受到重视。

  小语种中的大世界

  “应聘时竞争对手只有全班同学,好像偌大的部门只是为我们20个人预设的。”就读于缅甸语专业的洪同学,略带调侃地回忆自己应聘某部委的经历。

  小语种的“小”确实是有目共睹的。相对于英语、日语、德语等应用面较广、使用人数较多的语言,小语种只是在少数国家使用的外语语种,因此小语种专业人才也一直由少数学校进行培养。西班牙语、荷兰语、匈牙利语、保加利亚语、斯瓦希里语等20多个语种仅在一些外语类院校和教育部重点高校中开设。为保证教学质量,一些专业甚至四年一招,小班规模平稳。

  与大语种专业类似,小语种学生毕业后去向主要有外交部等国家机关,大专院校、报社、出版社、电视台、电台等事业单位,各国驻华机构及大国企、外企或独资公司,涉及金融、法律、文化、咨询等各个领域。但限于语言特色和狭窄的使用范围,小语种需求量更多取决于国家部委编制、对象国引资投资情况以及双边外交关系等,随机性较大。

  “但如果辩证地看,小语种虽然小,却具有针对性,可以说是稀缺资源,我们的饭碗别人抢不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捷克语专业的徐同学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大学期间,徐同学所在班级参加过众多外事活动,与捷克驻华使馆建立了长期友好联系,并有机会邀请大使、参赞等开办讲座,定期举办与捷克留学生交流的文化巡礼等活动,不少同学还志愿为捷克来华游客提供生活翻译、带团旅游服务。

  “小”与“少”犹如硬币的两面,资源的稀缺往往带来更多机会。作为交流学生,徐同学曾赴捷克查理大学学习1个月,实地生活提高了自身语言能力,对捷克经济、文化、民俗有了更深的了解,“着实让我感受到小语种中的大世界”。

  据了解,目前,众多开设小语种的院校将英语作为学生必修的第二外语,并要求学生毕业时达到英语专业四级水平。两门甚至多门外语的娴熟运用,成为小语种人才应对竞争的硬件优势。

  “小语种的窄是相对的,需求量应从相对数量看”,结合学生实际就业情况,北京外国语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王燕华主任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民族产业已具备相当实力,很多民企、国企向非发达国家拓展经贸业务;此外,欧盟成员国增多,欧洲经济逐步复苏,以及我们对对象国本土文化的日益尊重,这些都将导致非通用语种受到重视。学生就业的关键是在供需之间找到适当的信息对接口。”

  就业拐杖还是特色专业

  在不少就读外语专业的学生看来,工具的目的性和实用性使外语成为技能的代名词,而非专业本身。

  小温是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硕士,对于本科四年的英语专业学习,她表现得十分无奈:“就本科教育来说,外语专业只抓语言基本技能,毕业时听说读写译能力确实有所提高,但并没有探讨语言实质,仅仅培养了一种语言工具。”

  作为一门专业,却缺乏应有的专业特色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外语专业的这种尴尬使不少外语类学生在考研时纷纷选择法律、管理、经济等热门专业,以摆脱相对狭隘的专业背景。

  “四年本科相当于上了一个漫长的外语培训班”,考研时由德语改为国际法专业的小郑打趣道:“没有专业所长,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自己的综合素质比较差,知识结构单一,没有很强的竞争力。报考德语时想着今后有机会出国,前途一片光明,没有料到这个专业并没有给我太多想要的东西,反而让自己在就业竞争中瘸了腿。对于其他找工作的同学来说,外语充其量不过是拐杖罢了。”

  尽管对专业性质颇有微辞,但几乎很少有人质疑外语专业教育本身的教学效果。很多非外语专业背景人才参加各种名目外语类培训提升自身外语能力,对于这种潜在的压力,小温表现得相当轻松:“内行人都知道,这种培训机构只是治标,提高考试成绩而已,如果恶补一下可能会使自身语言能力有所提高,但很难超越我们经过4年系统训练所达到的语言水平。”

  专业学习所得到的不仅是流利的语言能力,还有与之相关的礼仪知识的积累与沟通能力的增强。马来语专业的朱同学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平时经常与外教、留学生以及使馆工作人员沟通交流由此提升了自信,而这正是自己求职时在200多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敢于表达可谓外语专业学生得天独厚的优势”。

  入主流才能有特色

  “毫无疑问,外语类人才的软肋在于知识结构。”有多年毕业生指导工作经验的王燕华主任说。

  时值求职旺季,这一点从各种招聘会上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更明显地反映出来。据了解,目前就业市场上,对工具型外语类人才的需求已明显下降。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同时具备金融、法律、计算机、通信、商贸等知识背景的外语类毕业生备受企业青睐。而即使是翻译人才也要求具备相关领域的特定知识。社会对“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直接推动了高校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依托自身教学资源纷纷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探索。

  例如,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凭借学校雄厚的法学教育优势,致力于培养能在公安、检察、法院、司法、海关及经济贸易等机构的涉外法律部门从事翻译、研究、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北京外国语大学从2002年起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双学位,鼓励不同语种学生拓展自身专业背景。同时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并完善知识结构,从2003年起先后举办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西方文化等系列讲座,主讲人的权威性、讲座内容的前沿性、话题的多样性使其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

  “中科院院士韩启德老师曾说过,由于语言障碍,中医在国外的推广受到一定限制,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做一些这方面的工作。这正是我们举办讲座的初衷,重在营造一种环境,以丰富的学养启迪学生思维,实现我们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务处郭老师介绍说。

  然而,随着信息时代对外语人才的多元需求态势,复合型人才的内涵得以不断拓展,没有独立思维与创新素质的“空心人”将难有立足之地。外语教育专家文秋芳撰文指出,创新型复合人才将逐步主导市场需求。她认为,创新型英语人才首先是合格的英语人才,然后必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还要融入创新素质。按照她的看法,创新素质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这将对外语类人才现有的高校培养模式带来更大冲击和挑战。

  在实施外语类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过程中,一些外语院校课程设置仍存在与学生需求脱节的问题。在周围同学纷纷选修第二学位的热潮中,德语专业的小李表现出相当的冷静:“不是我不想修,实在是开设的双学位课程都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一方面是学校出于师资、设施等考虑有限的课程设置,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更多辅修课程的要求,这一矛盾无疑制约了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

  对此,业内专家强调指出,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是高校外语专业改革的方向,要稳妥和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复合型外语专业“入主流”与“有特色”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走出一条适应时代需求,为社会认可和欢迎的、符合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规律的路子。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