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流量还是先有商业模式? 社区网的悖论生存

80酷酷网    80kuku.com

如何将流量变现,又如何加强客户黏度,社区网仍需更多探索。

  先有流量还是先有商业模式,社区网一直徘徊于这样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中。

   流量变现在某种程度上对客户忠诚度构成威胁,猫扑在被千橡国际并购后所走的商业化道路恰恰佐证了,目前中国社区网流量变现仍需一个渐进过程。  

  根据iResearch的统计,截止2006年底中国共有60多万个网络社区,这些社区绝大多数都是以需求而不是以地域为特征。这意味着只要网民需要,就可以任意加入这60多万个社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这从另一方面又使得社区在加强用户黏度方面日益变得艰难。

  今年11月初举办的第三届网志年会上,以社区网站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联络家对外宣布,在之前定位于商务人士圈子的探索中,CEO许智凯试图将联络家带向另一个方向,即朋友圈子,按照他的话说是“自己人”。通过与家人、朋友、同事等相互认识的人分享自己的文字、图片、音乐以及视频等内容,将Web2.0的应用整合在一个平台里。许智凯分析此前联络家的发展时表示,商务人士很少通过网络去结识朋友,点击率成为问题。起初对联络家商业模式放在诸如招聘等方面,而因为无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而位于六朝古都南京的西祠社区创立了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网络社区。“西祠在线下有非常大的产业链,南京有一大批公司的生存依赖西祠。比如南京主要的照相师和婚纱摄影师基本上都在西祠,南京媒体的摄影、摄像记者都在西祠。此外像南京的酒吧、理发店、美容美发店、珠宝、餐饮等一大批的企业都在西祠招揽顾客。这形成一个非常独特的业态。”西祠创始人在今年接受本刊采访时说到。

  曾在南京做外贸的一位西祠用户告诉记者,“南京这个城市不大,通过西祠很快就能认识一圈人,线上认识线下也经常聚会。”

  有被称为虚拟帝国的腾讯网也给过同类社区网站许多可借鉴的版本,诸如QQ秀、虚拟空间布设、黄钻收费会员等,通过虚拟物品的使用与买卖,这种类似的商业模式也在国内许多社区网站流行。

  去年11月,西祠推出“熊猫卡”,会员用消费积分可以兑换“西贝”(西祠的一种虚拟货币)。与其他虚拟货币不同的是,西贝也可以在南京现实的商户中使用。这与Q币的发行与流通渠道如出一辙。

  腾讯与西祠在商业模式上所占的先机得益于在用户体验上形成的用户黏度。而许多国内众多的社区网站仍在生死一搏。联络家的许智凯向本刊透露,该网站来源于风险投资的300万美元已经花掉了200万元美元,投资方并不急于获得收益。“如果互联网行业的投资失败率为99.9%,那么其成功的获利则是好几百倍”。

  “中国在广告投放还没有大规模到来之前,需要寻找其他的商业模式。”网友天下的联合创始人叶灵表示,电子商务可能是一个好的出路。对于其他商业模式的探究在国内也有些成功的先例。比如宝宝树便是通过母婴网站的定位实现互动交流,并在网站上售卖母婴用品。对此,互联网网站运营与策划者宋永峰在一篇分析文章中表示,“行业性网站的运营,处理好网站相关的交友社区关系网络是非常重要的。”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