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收藏百科玉器排名

80酷酷网    80kuku.com

no.1 白玉透雕凌霄花带饰


  宋

  高8厘米

  估 价:rmb 35000

  此带饰由多重凌霄花组成,采取透雕的方法,雕工精细,线条流美。

no.2 青玉雕凌霄花纹穿带饰


  辽

  高6厘米

  估 价:rmb

  22000—30000

  青玉质地,采用镂空手法精雕而成,花朵妩媚娇艳,以阴刻线划出花筋叶脉,极富生命力。成对出现,更是难得。

no.3 白玉镂雕花卉佩


  清

  5×1.5厘米

  估 价:rmb 5000

  成交价:rmb 15000

  阴刻兼镂雕一折枝花,芬芳吐蕊,极富生机。

no.4 白玉灵芝坠


  清中期

  高5.7厘米

  估 价:rmb 10000—15000

  灵芝寓意吉祥。此灵芝坠为白玉质地,色泽莹润,雕刻精美,是人们喜爱之物。

no.5 白玉菱角佩


  清

  长5.1厘米

  估 价:rmb 6000

  此玉佩为白色质地,呈菱角形,形象奇特巧妙,自然逼真。

no.6 白玉蘑菇坠


  清中期

  长5.4厘米

  估 价:rmb

  6000—8000

  玉质洁白无瑕,仿生雕刻双蘑菇图,线条精细分明,以细阴刻线雕蘑菇背纹,透雕茎部,形象生动。

no.7 白玉福至心灵佩


  清

  7.5×2厘米

  估 价:rmb 8000

  成交价:rmb 10450

  白玉雕刻,雕工精细,构图精美,形象富有生命力,玉质莹润可爱。

no.8 附:鉴定玉器的科学方法
  除了目鉴之外,还可以用科学方法来帮助我们鉴别古玉和仿古玉:一、普通化学分析;二、光谱分析;三、极谱分析;四、激光显微光谱分析;五、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六、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七、电子探针;八、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九、核磁共振分析;十、电子自旋共振分析;十一、穆斯堡尔效应等。

no.9 仿古玉器鉴定
  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社会中,皇帝的一切嗜好、愿望就是天意,皇帝有权力无限地满足自己的占有欲和各种癖好!宋代宫廷开始仿制古玉器,皇宫中设有玉院,专门生产时用玉器和仿古玉器,南宋高宗时期还曾专门编了百卷《古玉图谱》,详细地描绘了他所占有的古代玉器的纹饰,器形。上行下效,搜觅古玉器、仿制古玉器之风从此大盛。古玩界对于仿古玉有这样的口诀:“唐仿战国,宋仿汉,元仿唐,明仿宋,清乱仿。”这说明仿古早已有,但是这种仿古通常是仿照先前的形制和器形进行制作,与后世的造假在性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如宋代,廓外有纹饰的璧并非宋代创始,宋代的玉工其实也不过是仿古而已。廓外有纹饰的璧应始于战国。战国以前的玉璧大多数素璧,偶有一些商代玉璧饰弦纹或龙纹。战国至汉代的玉璧以谷纹、蒲纹和云纹居多,间有螭纹、龙凤纹和花鸟纹的玉璧。后代龙凤纹大都是仿汉代的,镂雕的穿透也是仿汉代的。宋仿玉器始终比不上战国和汉代的雄浑刚劲。

  清代仿古玉器很多,尤以乾隆与光绪年间较甚。如清代作“介圭”,竟然顶部作凸出圆弧形,即非上端尖起作等边三角形,亦非平顶。清代古玉专家吴大澄所藏的所谓“谷圭”,也是后世的制品。有些背面还有阴线刻的篆体仿古制。另一些清代仿古玉器,浮雕花纹线条均匀突起,十分清楚,与古代用解玉砂等法造成的双勾阳纹与隐起压地完全不同。

no.10 古玉辨伪要点
  玉器之所以要辨伪,因为有些玉器貌似某代作品,而实际上是后人仿作或伪作。仿制古玉始于宋代,此后历代绵延不绝,至清代,尚古之风更将仿古玉制作推向高潮。作伪者的目的是为了赢取利润,以假充真,蒙骗收购者。伪作制作年代从现有实物看,自明代迄今都有。玉器中尽管有仿制和伪作两种,但从鉴定的角度看,都属于辨伪的范畴,其辨识方法也是一致的。鉴别古玉真伪,一定要掌握各时代玉器的玉质、工艺、纹图及沁色特点。

no.11 玉器沁色辨伪
  仿造或伪造的古玉,都是想达到与某一年代作品相似的目的。不过仿者尽管手法高明,也仍然会留下某些不同时期各自的风格特点。就古玉的沁色来讲,古代玉器,凡出土品,除新疆和田玉等玉制品外,大都有深浅不一的沁色,有的其表面甚至已呈石灰质或鸡骨白色,有的沁色十分丰富,有特殊的美感。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丰富的沁色,都是长期形成的,有的已达数千年之久,因此受沁的颜色都比较自然,受沁的程度也比较深。伪造古玉者,为达到上述沁色的所谓古色效果,便用蒸、煮、烧、烤、酸碱浸泡,甚至涂绘颜色等手法,摹仿古玉的沁色。总之,后仿者和伪造者是以快速法或涂绘法所为,故其各种沁色即使仿得天衣无缝,也只能侵及表面,与古玉自然形成的沁色有明显差异。

no.12 软玉类别与鉴识
  软玉简称玉,是我国应用广泛而又历史最悠久的玉料,是仅次于翡翠的名贵品种,按颜色可分为自玉、黄玉、墨玉、青玉、碧玉等。白玉是软玉中高档的玉料,比任何一种玉料都细腻滋润,呈白色或灰自色。白玉的品种大致可依其质色分为羊脂白、梨花白、雪花白、象牙白、鱼肚白、鱼骨白、糙米白、鸡骨白等。其中又以细润莹白的羊脂白玉最为名贵,黄玉呈黄色、橙色或黄刀绿色,硬度略高,产出稀少。黄玉颜色多为淡色,色浓者少有:因此以栗色黄和蜜蜡黄者为上品,优质黄玉也很珍贵,不次于羊脂白玉。墨玉也称黑玉,呈黑色,其黑色或为点状,或为云状,或为纯黑之色。优质墨玉如同有美丽花纹的上好大理石。青玉是一种较为含混的玉料,呈淡青绿色或深闪绿青色。其性状如自玉,但不如白玉美。以鲜青绿色为优质。碧玉呈绿色、深绿色或暗绿色,少有颜色鲜艳者。其质地不如其他软玉均匀洁净,黑斑、玉筋特别明显,以颜色鲜明、质地纯正为上品。软玉品种丰富,艳丽多彩,其品质应以质地细腻、纯净坚密、颜色鲜艳、无杂质、无瑕斑、无裂纹、无棉柳、块形完整者为优质,其成品抛光面应是油脂光泽,柔和滋润,明亮而无瓷性。

no.13 纹饰辨伪
  如果说造型是认识古玉的宏观世界,那么饰纹是古玉鉴定的微观世界。造型是基础,是初加工;装饰是精琢,是锦上添花。无论是鉴定出土玉,还是传世仿古玉,纹饰都是重要依据。伪造玉器者,常用光素旧玉器改作纹图以求高价出售。因此,辨伪者不能仅看一个方面,而要作全面考察,哪怕一点细小的地方也不放过。例如那种用光素日玉器改作的饰纹玉器,虽然玉料和饰纹仿作得很像,但是,因为刻琢纹图与玉器制造并非同一时代,所以刻纹处与没有刻纹原表面沁色和熟日程度是不同的,即刻处色新,原器未刻纹的地方表面色旧。

no.14 新玉
  “新玉”是民国以来所制玉器的总称,也称“现代玉”。民国时期,玉的制作承袭清代风格,间或有一些适合西方人口味的制品。制玉机构也均为民办小作坊,所制之玉时代特征极不明显。1949年以后,尤其是50年代后期,形成规模生产,从而使我国的玉加工行业发生重大变化,形成把写真、玲珑、工巧摆在首位的现代玉器雕像风格,制作出大量有经济价值而又做工精巧的玉雕制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及与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快,收藏古玉渐成时尚,从而促进现在仿古玉生产的发展

no.15 玉雕人物
  玉人是直接反映人类自身形象和面貌的作品,无论是神化了的人物还是现实中的人物,都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玉人指单个的人物造型,如全身形象、半身形象、人首、人面等,也指其他器物中作为图案的人物纹。玉人除可用来装饰外,有些也具有祭祀、辟邪的功用。

no.16 新石器时代及商代玉人
  新石器时代玉人佩着重刻划人物的大眼、大鼻、大嘴;线条简单,均无眉毛的刻划,额与眼的分界不明显,眼睛多为橄榄形和圆形,皆以单阴线刻划纹饰。玉人上均有穿孔,位置不一,孔是用于佩带时系绳用的。从制作工艺上看,已出现切割技法,雕琢有平雕、圆雕、透雕;纹饰中阴线与阳线都已出现。

  圆雕人物形玉器始见于商代。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玉人可视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商代玉人常见面部下凹,高颧骨,大眼、大鼻,大嘴突出,相反鼻梁下塌,嘴唇很厚并上翻;眼睛多数为“臣”字眼,还有橄榄形眼、椭圆形眼,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前额窄小突出,这是其他年代所没有的。多跪式,双手放在双腿上。人物雕有素身裸体形象的奴隶,也有衣着华丽、用阴阳纹线组成衣纹、腰间束带的奴隶主形象。发型以短发为主,即白头顶向四周下垂剪齐,这是商代流行的一种发式,还有的在头上戴圆箍形(左支右页),(左支右页)前连着卷形冠。

  商代还有一种扁平玉雕,呈扁片状,做成璜形。这是当时盛行的一种佩饰,上饰一头带高冠、身体蜷缩的整身人物纹。另外还有一种形式是在璜形器上只雕一人头,除了眼、眉与外,其他部位都不明显,完全是一些图案纹饰。

no.17 新石器时代及商代玉人
  新石器时代,由于所用的生产工具都是由石器制成,器物的做工受到限制,器物开片大多厚薄不均匀,往往一边厚一边薄,甚至出现开片时错位的痕迹,而且造型不规整,如圆形的器物不够圆等。商朝青铜工具的使用,使琢磨玉器的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能开出比较均匀而薄的玉片。西周玉器的做工,重视对纹饰的布局,线条渐趋繁复,以略带弧形的线条为主,较多地使用长弧线,阴纹纹饰开始出现互相勾连,阴刻线一面磨成坡状,有斜刀的痕迹,俗称“一面坡阴线”。春秋纹饰在西周晚期出现互相勾连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卷曲相连的纹饰,布局满而密,不留空白。战国玉器刀工精细,器物边角垂直锋利,磨工精良,器物表面,尤其是阴线槽内光泽强烈,孔洞内壁匀称光滑。汉代玉器物的做工特点是善于运用阴刻线,线条豪放,但没有战国时代的做工精细。器物棱角琢磨圆滑,穿孔器物的孔洞内壁往往不够光滑,常留有拉丝痕迹。唐代玉器刻工精细,细线条多。

no.18 玉羽人


  商晚期

  11.5×8.7×0.8厘米

  质呈赭红色。玉雕人作侧身蹲坐状,形象奇特。粗眉,臣字形眼,半环形耳,钩喙,头戴高羽冠。冠后连接3个长圆形的活环。两手拱于胸前。这种连结活环的商代玉制品,尚属首次发现。

no.19 阴阳直立玉人


  商晚期

  12.5×1厘米

  玉料呈淡灰色。器半圆雕而为,两面饰纹略异,其中一面形作一男性像,一面为女性像,皆裸体,梳角形发髻,呈直立状。器于人双足下有一榫,原似作某器之柄用。整体直立式人,早在红山文化中已见,惟作两面不同性别直立人者极罕见,此为其惟一的一件,对了解当时制作玉人的手法和当时的社会文化有重要酌价值。

no.20 殷墟妇好墓玉人


  商晚期

  高7厘米

  黄褐色,圆雕跪坐式玉人。头顶有发,戴圆箍形冠,前沿出卷筒。双手扶膝,腰间饰套叠式菱格纹。臀部刻蚕纹,下肢有勾云纹,腰左倾向后斜出分枝尾式柄,神态庄重,造型奇特,是商代玉人的珍品。

no.21 人面纹黄玉饰


  商

  高6.2厘米

  估 价:rmb 300000—500000

  成交价:rmb 693000

  土质呈黄色,上雕人面纹,雕工精湛。

no.22 凤羽冠人形玉佩


  商

  长10.2厘米

  灰青色,片雕,侧平视蹲踞形,头上有凤羽冠,大眼睛,直鼻,嘴略前倾,曲臂,拳手放于胸前,臀上刻圈叉纹,并穿一孔,下肢贴臀,有足但无脚趾刻画,足下有榫,全身饰勾云纹。刀法粗放有力,风格神奇伟丽,是凤羽冠人形玉佩的代表作。

no.23 跪式玉人


  商

  高8.5厘米

  黄褐色,圆雕跪坐式玉人。头型比例大,头顶有直发和发辫一条。前视,肩窄,胸前饰兽面纹,两臂、下肢及臀部饰蚕纹,双手扶膝,赤足,身下有孔,可供插嵌。形象娴静大雅,造型显得神奇秘奥.

no.24 西周及春秋战国玉人
  西周的玉雕在工艺上、造型上都继承了商代的风格,但仍不失它自己的时代风格。人形佩的睑部,不像商代那样面部下凹,到了西周晚期更近乎于平;值得注意的是眼睛,它是在“臣”字眼的基础上变化为眼梢长出眼眶,并勾卷,也有的是两边眼梢都长出眼眶,在眉毛中刻小短阴线纹的。身上的纹饰不像商代的线条硬,它是弧线多于直线,雕刻做工不如商代的精细。

  西周人形璜多见两边对称纹饰,此种人形璜的发型是从前面向后梳过去,眼睛接近“臣”字眼,耳朵比较写实,张着嘴,身上的纹饰流畅自然,非常潇洒,在两边人的头顶各有一穿孔。这时期的人形佩以片状的为多,但已不拘于璜形佩了,这些人形雕刻的各部位灵活多变,不再那么图案化了,有蹲踞式,还有立式。在人物的腰下中间出现斧形装饰物,有可能是表示腰中下垂的飘带,也可能就是服装纹饰,这种斧形装饰在西周前后都很少见到。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人佩,脸形接近西周风格,但发型截然不同;身上的纹饰精美细致,似小蛇在相互盘绕,都呈“s”形,这是春秋时期一种典型的纹饰腰带也着意刻划得很细致,腰上的纹饰可称为席纹,像编织的席子一样,这种纹饰是这时期出现的新图案。人物的发型是用细阴刻线表示的,刀法纤细密集,但丝丝不乱,其发式有扇形的,也有长发披肩的,还有从顶部再往两边勾卷的,但更多的是牛角形式样,这是中山国流行的发型,有一种性崇拜的意味。睑部五官给人的感觉是比前几代清秀,线条若隐若现,简单而舒展。人物服饰雕琢华美,给人以绸缎质地的感觉,多见斜方格纹,有些近似干西藏的长袍,人物雕刻得气质高雅怡然,好似贵族。战国时期还出现了超脱世俗的新品种——玉雕舞蹈人佩。

no.25 戴龙冠玉人佩


  西周

  长6.4厘米

  白玉质,洁白无瑕,手感细腻,整体形象为一蹲踞状头戴龙首形酌圆雕玉人。玉人菱形眼,长鼻,双手抚膝,造型别致;上端的龙方形目,张口,头顶有角,角上钻一极细之孔。

no.26 白玉人面饰件


  西周

  长7厘米

  估 价:rmb 80000—100000

  成交价:rmb 79200

no.27 玉雕人头


  春秋

  玉人头戴冠,双眼近似“臣”字,鼻头突出,张嘴状,双耳下各有一穿孔。

no.28 白玉镂雕舞人


  战国

  长5.9×1.7厘米

  估 价:rmb 300000-500000

  成交价:rmb 275000

  宽袍大袖,衣着瘦长,呈片状平雕。借助舞姿,手在头上用长袖盖住头顶,另一只手在下面,面部五官雕刻得秀美淡雅,舞人好似在旋转,神形毕肖。

no.29 汉代玉人
  汉代的人物形玉佩,较常见的有两种:玉舞人和玉翁仲。玉舞人是汉代常见的佩饰,多琢舒袖舞人形象,即文献上记载的“翘袖折腰”,以透雕和阴刻线琢成。汉代舞人在造型方面注重抓动态,强调舞女的韵律和气势。雕刻刚劲有力,多用立刀,粗细线并用。衣着简化,作风粗犷之中又显活泼生动。  翁仲在汉代一般雕成一老者持立状,老者长须大袍,头戴平冠。汉翁仲采用汉代风格“汉八刀”的雕琢方法,其色苍古,面部只琢眼和口,仅用三至五刀短阴线雕成,呈倒“品”字形,有的就是素面脸,连眼、口都不刻划,睑为长圆形,睑过于圆的多是后仿的,尤其民国时期有大量仿翁仲,仿品阴线较粗,刀口边沿有崩裂现象。  汉代玉翁仲的颈部和腰下都用撤刀法,使颈部和腰下部出现平塌,呈三角形斜平面,这样使头部更为明显,腰部有轮廓感,服装下摆呈鸡笼状,这是汉代翁仲的风格特征,后仿的则把整个身体做成直筒状。汉代玉翁仲多数无胡须,目前所见的有胡须的翁仲均为后仿,且胡须用阴线表示,阴线较粗,做工没有汉代的味道。  

  汉代翁仲穿孔为“人”字形,从头顶直到腹部,再分两路由腰部两侧出来,呈“人”字状的绳子也是从头部而下至腰的两侧系一结,这样翁仲人悬挂时就可以立着。后仿的穿孔有的从上至下呈直孔状,为通天孔;也有的为倒“丁”字孔,是从头顶至腰部两侧,不是“人”字孔。

no.30 坐形白玉人


  汉

  玉人脸型清瘦,长眉短须。束发于脑后,头戴小冠,冠带扎于颔下。身穿右衽长衣,宽袖,腰系方格纹带。凭几而坐,双手置于几上。底座下阴刻铭文5行10字:“维古玉人王公延十九年”。

no.31 青玉人


  东汉

  高6厘米

  估 价:rmb 25000-30000

  成交价:rmb 23000

no.32 宋元玉人
  宋代玉雕出现了一种世俗化倾向,最典型的是玉雕童子,在传世品中数量极大。形状—般多大襟中式衣服,外加以襟坎肩和肥裤,手执荷花,这是宋代最流行的题材。宋代人物童子多雕有大脑壳,或将发式雕成双髫式,或在头顶雕一桃形的童子头;手多作拳头形,雕刻方法是手与袖子用两道阴线连贯下来,再用两条短横阴线作为手与袖子的分界线。脸部鼻子为葱管小鼻,鼻子自上直下,从两眼内眼角直通嘴部,小嘴;耳朵刻划明显,位置较靠前,接近腮部。此外宋代玉人脸部的独特特点,就是在眼睛上面,靠近耳朵部位有—“八”字眉。服饰都是中国式衣服,衣纹有素的,也有斜方格纹或米字纹;在衣服的关节活动处用几道阴刻线来表示褶纹;还有身穿长坎肩的,坎肩的纹饰似织锦纹,很华丽,也有的在人背后雕出衣服下摆呈拆角状,这是从宋代才开始出现的。

  元代玉人的主要特征是开脸像猴脸,它是用粗阔的阴刻线勾勒出眉、眼睛、嘴和鼻子,线线相连。特别要指出的是元代在刻划眼睛卜出现了眼珠(用一短阴线在圆弧形的眼内表现),这是其他年代少见的特征;此外其眼梢部位是圆形的,而宋代的眼梢呈尖形。鼻子在靠近眼睛部位呈细狭状,形成了上细下宽的楔形鼻子,不像宋代那样上下一样宽,元代玉人的鼻子是鼻子头凸起,鼻梁略低于鼻子,鼻翼不明显。

  元代玉人服饰以着蒙古服装占多数,这可能是因为元代是由蒙古族统治而造成的,玉雕人物身着中式对襟,瘦身短裙,窄袖,脚登马靴;衣服上褶纹不如宋代细致,阴线条粗而深,不挺拔,带有弧线,线条显得软。人物颈部用断刀法(就是在人物脖子的位置,用粗犷的阴线雕刻),使脖子呈深凹状,以便把头部托起,这是元代的一种雕刻手法,无论是人纹、兽纹、飞禽、还是龙纹,颈部都用这种雕法。

no.33 白玉舞人


  宋

  高5.9厘米

  估 价:rmb

  35000—55000

  自玉略泛黄,直筒长袖,粗线条、粗轮廓,朴实无华。玉雕舞人源于战国,盛于汉代。汉以后逐少见,宋时仿古之风大起,从此件舞人一袖盖住头顶、一袖下垂,用简洁阴刻线表示衣纹及手舞足蹈的大动作来看,此玉器可能是宋时仿汉的一件玉雕。

no.34 白玉抱猫童子


  宋

  5.5×3.5厘米

  估 价:rmb 10000

  成交价:rmb 35000

  圆雕一童子,怀抱一猫,有童子祝寿意。童子头大身小,憨态可掬,为宋代典型玉作。

no.35 白玉击鼓童子


  宋

  高5.5厘米

  估 价:rmb

  40000~60000

  圆雕一盘坐童子,以槌击鼓。神情憨实可爱,活灵活现。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