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杜甫(晚年杜甫登楼写诗)

80酷酷网    80kuku.com

登楼杜甫(晚年杜甫登楼写诗)

登楼赋诗,是古人最喜欢的事,崔颢登黄鹤楼写下“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成为了千古经典,就连李白都赞叹不已。不得不搁笔,只好去凤凰台写“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那么“诗圣”杜甫又会如何呢?当五十七岁的杜甫登上岳阳楼时,他的悲悯情怀早已让他能够超越一切。于是他在人生的晚年写了千古名作《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唐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在杜甫之前,已经有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样的佳句,而杜甫的这首,与孟浩然的气势完全不同,则表现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第一句看似平淡无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用一种最平实的写法,像散文一样娓娓道来,仿佛只是客观的记录,不添加个人的悲喜。这一句的对仗十分工整,“昔闻”对“今上”,“洞庭水”对“岳阳楼”,平实中暗藏天地,也为后文埋下了伏笔。他在这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肯定在后文中有所描述。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里的“坼”小的时候不懂,以为念拆。这个字有裂开的意思。就是说洞庭湖浩瀚无际,波涛连绵,像是把吴地和楚地给裂开了一样。这一句让人仿佛想到《出埃及记》里面的摩西分开红海的故事。杜甫的这一句十个字中没有一个水字,却写尽了洞庭湖水的苍茫浩瀚之气,前有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已经无比浩瀚有力了,而杜甫比之前者更上一层楼。沈德潜曾说:三、四句雄跨今古,比之孟襄阳实写洞庭本领更大。”

其实,杜甫的这一首诗比之他早年的《望岳》已经气势大不如前了。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已经57岁高龄,离他苍凉离世只有一年多的时间,这也是杜甫晚景最为凄凉的一段时间,江湖漂泊,居无定所,早已没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候的豪情壮志;也没有“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振奋愉快!他流离失所,在生命的最后困死于孤舟。如今登上岳阳楼的杜甫,正处在一生最为困顿,最为艰难的时候。虽然,现实生活贫困又凄凉,但是杜甫还是能写下,雄跨今古,气压百代的经典名句,这与他的人生格局密不可分。

下一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一句恐怕就是杜甫此时此刻处境艰难的一个缩写了。常年的疾病和生活的困顿,让他早已苦不堪言。再加上生活的艰辛,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这些都让他感到生活的磨难。可是面对登楼远望,看着湖水的时候,心情却又如此的平静。似乎看起来这有些矛盾。但是仔细思考却发现这是一种完美的统一,不仅不矛盾,还很合理。正如最后一句所说,“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当时吐蕃的两次入侵,西北战火不断,饱经战乱之苦的唐朝始终不得安宁。此时此刻,身处东南的杜甫,越过苍茫的洞庭湖水,举目望向长安的方向,戎马关山之北。

他所感叹的不是自己的命运,而是国家的命运,天下苍生的命运。所以他所流的泪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天下,为苍生而流的泪。杜甫流的泪和苍茫的洞庭湖水一样,在起起伏伏中,映衬的是一个国家,一个王朝的命运。杜甫因为那颗悲悯的心,才让他面对浩瀚湖水时有了平静的心情。个人的命运在整个国家命运之前是如此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个人的悲痛同国家整体的悲剧命运联系在一起时,还有什么值得重要的呢?正是因为这种悲悯的情怀,才有了杜甫虽然命运坎坷,生活困顿,却还能面对整个国家时能有如此冷静的心态。这也是杜甫能写出雄跨千古、气压百代的名句的原因。

杜甫的命运就像是整个大唐的衰亡一样,风华正茂会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今风烛残年,没有了盛唐之景,只留下动荡不安,让人徒生悲哀,只留下“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圣的情怀早已超越了自己,早已将国家命运与时代紧密联结,不论个人命运如何,他的心始终面对着天下,面对着苍生。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