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招聘市场三大深刻印象

80酷酷网    80kuku.com

     2002年的招聘市场甚至可以用波澜不惊来形容,相比前两年热门行业的大起大落、热门人才的浮浮沉沉,即将过去的这一年是在调整、观望和等待中度过的。如果非要总结出一些东西为2002年贴上标签,不得不谈谈它给人留下的三个深刻印象。

  裁员之风刮不停、招聘需求下降,白领失去安全感?

  在《今冬裁员静悄悄》一文中,小陵得到公司年底即将裁员的消息,从此无心上班,心情郁闷。上周,小陵告诉记者,他已经从周一开始正式下岗了。与他相同命运的还有三十多个同事。公司在北京的业务几乎全部停顿,除了财务部和几名财务人员,所有的部门和人员都被总公司裁掉了。在公司呆了不到一年的小陵拿到三个月工资作为补偿。因为原来的工资较高,这笔补偿金不算菲薄,至少让小陵不用着急去找新工作。

  与小陵相对平稳的心态不同,他的许多同事表现出强烈的心理不平衡,尤其是一些工作年限较长、有一定职位的市场、销售人员。这些人有相对丰富的工作阅历,以前的收入远在小陵等之上,很多人都在近一两年购置了按揭车房。陡然间失去手里香喷喷的饭碗,区区几个月补偿金根本难以平息他们心中的怨气。

  人们仿佛已经习惯了近几年来公司业务的快速增长,直到去年,白领们才听说在“加薪”、“升职”之外还有“裁员”、“缩减成本”这些叫人悲观的词语。2002年,人们必须学会平静对待随时可能到来的下岗问题。

  MBA、海归也失宠,人才市场没有长久的“香饽饽”?

  一位留学生从英国某大学毕业以后,兴冲冲回国寻找机会。然而,因为缺少工作经验,雇用他的一家美国咨询公司只开出4000元人民币的月薪,职务也是从最底层做起。这位朋友自我解嘲地说,他失业了。当然,这种“失业”,并不是连一份谋生糊口的饭碗都找不到,而是指能够聘用他们的职位与自己的期望相差太远,被称为是海归的“另类失业”现象。

  想想看,如今出国留学已不再是难事,每年外国院校都组成团来中国招生,名目繁杂的“洋文凭”越来越多,越来越容易拿,“海归”这个名称的含金量自然也相应地打了折扣。加上欧美国家经济放缓,留学生回国发展已成潮流之势。海归待遇降低,薪资缩水,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此前在人才市场上与“海归”同样金贵的MBA也遭遇了身价危机。在6月份举行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MBA实习与就业恳谈会上,创维集团人力资源总监王大松宣称“只能保证MBA2000元以上的底薪”,好似一盆冷水泼在MBA们身上,由此引发了一番关于MBA身价的大讨论。一时间,MBA们似乎成了顾影自怜的水中花。

  据说,因为只能保证给MBA2000元以上的底薪,创维从1999年到2001年一个北大MBA都没招到,今年好像依然是空手而归。看来,终归没有几个MBA能够接受2000元底薪的定价。令人好奇的是,当“海归”、MBA都如过眼云烟,从人才市场上空繁华掠过之后,谁又将成为招聘者眼中的新宠?

  我们唯一知道,在晋身为“香饽饽”的关键因素当中,名头、身份,这些最被世人关注的东西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随着企业成本意识不断加强,在人才使用上日趋理性化,求“实”不求“高”,英雄不问出处。当用人单位逐渐抛弃过去重学历、轻能力的观念,而将选拔人才的标准定位于人才可以为本单位创造多少的价值上时,高学历人才失业便成为正常现象了。

  寻找“值得呆一辈子的公司”,谁是最佳雇主?

  在招聘需求紧缩、就业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谈论谁是最佳雇主好像是一个奢侈的话题。而事实上,类似的评选和排名不断见诸报章,人们也会津津乐道地议论。越是在低迷时期,人们越是希望找到一个稳妥的投靠之处安身立命。--背靠大树好乘凉,反正我是这样想的。

  可是,真的会有什么稳妥的投靠之处存在么?曾经声明显赫的安达信轰然倒下了;曾经令众多优秀学子趋之若鹜的朗讯在今年的招聘市场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倒是美国朗讯裁员的消息不断传来;曾经在合资公司成立仪式上对外承诺不裁员的上海贝尔与阿尔卡特,不久就掀起了大规模裁员的风潮。

  外企情况不妙,曾令人满怀期待的国内民营高科技企业又如何呢?一直以“人才大鳄”的形象出现在国内人才市场上的华为,今年招聘需求大幅萎缩,最近又被传悄悄开始了规模为2000人的裁员行动。一向稳健的IT业老大联想则不动声色地利用年底考评的机会展开了让员工头皮发麻的“人员优化”。

  雇主的命运往往变数不定,寻找“值得呆一辈子的公司”大概只是痴人说梦了罢。也许我的想法终究是不足的。背靠大树不如自己努力长成一棵树。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