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职业经理人?

80酷酷网    80kuku.com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职业经理人?这在汽车之外的许多行业早已不是热点话题。汽车市场从生产型市场向销售型市场转变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提出同样的问题。

  在孙勇转型之前,媒体圈曾经有过赵强转型的成功先例。当年赵强作为IT媒体人投奔名人旗下,深知眼球之道的赵强由此策划了一系列“名人大战商务通”的经典营销案例。

  孙勇和赵强一样,奉行传统的4P营销理论(产品Produck、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同时具备一般职业经理人不擅长的利用媒体的能力。不同的是,由于PDA是一个快速营销的行业,短期出货一定程度上需要的就是求新求变的炒作,这种行业特性决定了赵强最终的成功。

  但是,汽车毕竟不是区区一两千元的PDA。1980年代,中国消费者开始了汽车品牌的启蒙,大街上的桑塔纳、进口片里富豪们的黑奔驰和白宝马,国际化的审美和品牌的身份定位意识深深扎根于中国汽车消费者心中。

  汽车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任何一个品牌价值或是营销绩效的提升,都是长期通过对知名度、美誉度或忠诚度的延伸获得的。要想获得企业营销绩效快速提升的最佳发展方法就是保证这三个要素的同步扩张。

  受个人能力的制约,媒体记者转型职业经理人后,对企业营销绩效的提升很难做到这三点,很大程度上由媒体人转型的职业经理人往往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但是由于不恰当的炒作,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商业道德的诚信危机,破坏企业的美誉度和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忠诚度。因此,用一个媒体记者的商业意识,去领导一个有百年历史的世界汽车品牌,本身就是一个不严肃的选择。

  国内经济圈,为什么会频频出现媒体人转型职业经理人的现象?

  “孙勇现象”——职业机会主义者——的存在,实际上是汽车市场发展太快,而国有资本占绝对主导的汽车业整体营销理念滞后的结果。符合现代营销要求的汽车营销人才出现真空,没有足够的人才选择,许多企业只能病急乱投医,矮子里面选高个,最终不可避免地制造了一个特殊的转型群体。

  从以往经验来看,职业机会主义者的生存空间,往往是在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企业里。这些企业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选人目的,直接注定了职业机会主义者急功近利的心态。就菲亚特而言,如何把一个百年品牌的传统优势与中国市场结合,中意的审美差异如何和谐融合,中外合资双方如何做到顺畅,一个称职的职业经理人是需要提出一个系统的品牌解决方案来的。

  平心而论,菲亚特目前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已经到了非孙勇能够掌控的地步。自认为职业经理人只需要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孙勇,不可能也没能力用一个称职职业经理人的思维逻辑,去严肃地、系统性地思考和解决南京菲亚特品牌上存在的深层次危机。

  现在许多国内厂商已经意识到了,要让中国汽车企业长久健康发展,必须引进国际化的人才。不久前,华泰现代选择了有国际化背景的李广凡。虽然目前还无法检验华泰选择李广凡的结果,但是起码路子是对的。

  “孙勇现象”的消失,某种角度说是中国汽车业成熟的一个符号。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