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推动社会前进 反而造成倒退 历史上农民起义为何没有收获?

80酷酷网    80kuku.com

我们的人口组成主要是农民,中央集权的帝国建立以后,“重农抑商”作为一种国策始终没有改变。从秦朝以后,改朝换代的肇事者就变成了农民暴乱。

中国历史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个大的官僚组织管理一群分散的农民组织,统治阶层拼命剥削农民阶层,当这些农民组织无法生存之时,就会发生武装暴动。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农民起义,对于历史进程没有多少推进作用,甚至还造成了历史的倒退,是何种原因造成了如此结局?

阶级压迫与第一次反抗

在庄园经济时代,领主对于农民的榨取,刺激了农民起义,在欧洲从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以来,农民暴动极为频繁。农民不仅在支配阶级的司法权与武力之下,苦于赋役且商业与高利贷的桎梏之下而无法自拔,农民们绝望的反抗最终变成了暴动。

中国历史上也记载出现过多次农民起义,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农民运动是秦末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秦二世元年,作为被征发的新兵陈胜和吴广一行九百余人,遇大雨不能按期到达目的地渔阳,按照秦朝法律逾期要全部斩首,刚入伍就犯了法的陈胜和吴广被通无奈下,不得已在县大泽乡杀死押解的军官发动兵变。

其实,农民起义是个正面称呼,在长达两千余年的正史中,除了《史记》较为客观地把陈涉放在“世家”的地位外,其他对农民运动皆持否定立场,不仅定义为叛乱或犯上作乱,还把起义军以盗、贼、匪相称。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是不公允的,如没有被逼迫到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境地,谁也不会提着脑袋打打杀杀的,官逼民反是一条铁的定律。

其实,少量的叛乱分子既无武器装备,又没有受过正规军事训练,遇到大军围剿很快就会被镇压,秦朝末年的农民运动之所以能像星星之火一样可以燎原,主要还在于“天下苦秦久矣”的社会原因,大家都希望把秦朝埋葬。

压垮王朝的最后稻草

任何一个朝代的灭亡都是从内部的腐烂开始,逐渐蔓延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农民的叛乱只是压垮这个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以后著名的农民运动包括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年张角兄弟的黄巾起义,隋末的瓦岗寨起义,唐末的黄巢起义,北宋末年写成小说《水浒传》广泛流传的宋江起义,元末的红巾军起义,明末的李自成起义,清末的太平天国起义,等等。

那么,数次农民暴动最大的受益者是谁?是天下的百姓吗?显然不是,最大的受益者是直接或间接成为新兴的政治投机者。如没有陈涉之发难,刘邦何能崛起;没有绿林、赤眉之起而驱逐新莽,刘秀岂能复兴东汉?没有黄巾之风起,也未必形成汉末的群雄割据的局势。

没有窦建德、李子通等之称兵于隋末,李渊、李世民父子未必即能代隋为唐。没有黄巢之乱,五代十国之割据的局面,未必即时出现。也就是说,农民起义最大的贡献是给了新兴政治阶级一个舞台,除此之外,我们很难找到其他的贡献。

农业运动为何没有收获?

那么,农民运动的结果,为什么只会有利于新的政治投机者,其本身却毫无所得呢?简单说来:

第一、农民运动,实际并不是对于封建制度的变革,只是对于残酷的支配阶级之反射作用,对于毁坏封建制度之后,究竟应该建立怎么样的社会,农民阶级还完全没有意识到。

因此,很多农民起义在获得阶段性胜利之后,农民阶级就不知如何是好了。例如黄巢起义,黄巢最后杀入长安也做了皇帝,下一步轮到他去做政治了,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第二、封建制度的崩溃,需有资产阶级做领导,做领导的资产阶级又须孕育、成长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内能孕育出新的资产阶级,但又需要它本身发展到一定阶段,按这个发展规律而言,农民运动本身是没有任何收获的。

农民运动始终不为其他野心家所利用,始终由他们自己认定的领袖革命利用。这些农民领袖成功之后,至多也只是消极方面的“约法省禁”、“轻徭薄赋”,不会从积极方面根绝农民问题的根源。随着时势的推移所谓“约法省禁”、“轻徭薄赋”的,又变为“禁网牛毛”、“掊克厚敛”的王朝末年的旧观了。.

农民运动与中国历史的倒退

农民运动是推翻腐朽王朝的主要力量,但事实证明这种运动没有带来社会的进步,中国的乡村结构、思想意识以及经济基础并没有发生改变。

不能不说,我们经历了汉唐两次大的辉煌后,整个社会在倒退,政治制度也越来越黑暗。农民运动改变的是统治集团而不是统治方式,除了极大地破坏了生产力以外,不可能有新的生产方式产生,只要农业经济下的中央集权政治模式不改变,中国历史的发展就是空谈。

所以,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运动,多数成为投机政治者的“嫁衣”,并没有发挥巨大的作用,也未能改变黑暗的封建社会。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