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是哪里(什么是西洋产品)

80酷酷网    80kuku.com

郑和的船明明往南走,为啥叫下西洋?

明永乐三年(1405年),在郑和的率领下,一支船队浩浩荡荡驶向海洋,开启了一段远洋航行的传奇。它的规模之浩大,航程之远,足以载入世界的航海史册。因船队航行到达了婆罗洲以西的洋面(即明代所谓的“西洋”),所以又称为郑和下西洋。

郑和的船明明往南走,为啥叫下西洋?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云南的元朝势力,派手下傅友德、蓝玉率领30万大军,发起了平定云南之战。明军攻势很猛,只用了6个月就彻底平定。朱元璋很开心,但对于11岁的马和而言,却是命运的转折点,因为这次战俘中的男孩统统要被阉割。马和在家里排行第三,小名就叫马三保,可他现在却自身难保。

建功立业的马和

度过了五年的艰苦生活后,14岁的马和被送到了北平的燕王府,他遇到了成就他一生的那个人——燕王朱棣。王爷一眼就看中了眼前这个沉默寡言却目光坚毅的少年,执意让马和做自己的贴身侍卫。和从小入宫的阉人不同,长大成人后的马和果然仪表不凡,“身长九尺,腰大十围......,行如虎步,声音洪亮”。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将帝位传给皇太孙朱允炆(建文帝)。新帝登基对日益坐大的皇叔们忧心忡忡,在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的谋划下,公开削藩。为了自保,朱棣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1399年10月,建文帝的征北大将军李景隆乘朱棣出征大宁,领兵十万围攻北平。形势危急之下,北平城中的妇女老幼、燕王府中的内侍都被动员守城作战。李景隆没能攻下北平,朱棣回师,北平城中的军队也“鼓噪而出”,两面夹击李景隆军队,斩首数万级、降者数万人。

郑和的船明明往南走,为啥叫下西洋?

因马和在守城和击破李景隆大营作战中,有过“出入战阵,多建奇功”的突出表现,朱棣登基之后,论功行赏,赐他“郑”姓,升职为仅次于司礼监太监的内官监太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帝甚倚信之。”

尽管朱棣顺利夺权,但皇位合法性难以服众。哪怕是将自己的篡夺行为解释成,周公在兄长周武王死后辅佐侄儿成王,但显然底气不足。历代帝王往往通过发现“祥瑞”,编造图谶,证明自己“天命所归”。但这都在起事或在篡位前,朱棣是先上车后补票,打算花国库再造个万国来朝的盛况,向天下臣民证明自己才是膺天运,继大统的真命天子。这才有了之后,郑和率领史无前例的庞大船队、两万多名士兵,“多赍金币”,“以次遍历诸番国”的壮举。

郑和的船明明往南走,为啥叫下西洋?

为什么要下西洋?

明朝时,造船技术日臻精湛,达到了一个巅峰。史料记载,郑和船队中的宝船“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有人换算成现代计量单位后得出,宝船中的“大者”长度达到140多米,“中者”也有近120米。这样一只大船能容纳上千人。动力从何而来?主要借助的是季风。一般选择在冬天出航,以借东北季风之力;在夏天返航,以借西南季风之力。方向如何辨别?最基础的是看日月星辰;进阶一些,要用上指南针、罗盘这类仪器。

朱元璋的宏伟理想,以农立国,不仅颁布海禁,实际上也实行“陆禁”。根据大明律,任何人要离开自己的户口所在地,都必须先向政府申请通行证(“路引”)。路引上标明外出者的年龄籍贯,外出理由和目的地以及出门和归来时间。而离乡不回的“逸夫”,其刑罚就是死刑。全国民众都被捆绑在户口和土地的枷锁下。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进一步收紧了海禁,“严禁私下诸番互市者”。政府同时鼓励检举揭发,举报者可获得“犯人家资之半”。

汉初针对匈奴外敌,有所谓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朱棣刚刚夺得政权时,就发布了一个诏令:对“蕃国之人”,比较客气,要求“各还本土,欲来朝者,当加赐资遣还”;针对侨居海外的中国“流民”,则十分严厉:“中国之人逃匿在彼者,咸赦前过,稗复本业,永为良民,若仍恃险远,执迷不悛,则命将发兵,悉行剿戮,悔将无及。”严厉的追杀令,只唤回了800多海外流民,更多的人依然选择飘零海外。

一刀切的政令,牺牲的是沿海百姓的福祉。福建,“田不供食,以海为生,以津舶为家者,十而九也。” 人家祖祖辈辈靠海吃海,海禁没有断绝海上贸易,只是将赶到私底下。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都是当时的抢手货,人为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供给,客观助长“走私”成为一个暴利的行业。商人们拿起武器,进化成武装商团,半公开反抗政府。明朝200多年,海患不断、海盗(包括实际上以华人为主的所谓“倭寇”)不止,完全是统治阶级在一意孤行。在郑和下西洋前,单从技术能力的角度来看,中国完全具备了建立“日不落帝国”的基础,只是国家没兴趣。

郑和的船明明往南走,为啥叫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也不是为了做生意,更多的是“金元外交”,扮演着散财童子的角色。东南亚最需要的中国产品,比如茶叶、丝绸、瓷器,郑和无偿或低价地送,当然主要是送给当地的贵族和皇室,大搞外交公关;而中国所需要的东南亚产品,比如香料,郑和就以远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运行了数百年的中外商贸体系,被扰乱乃至崩溃。比如苏门达腊与柯枝(今印度科钦)等地胡椒每百斤价格约1两白银,明政府以每百斤胡椒20两的采购价收购。

下西洋的二三事

1405 年7 月11 日,朱棣命正使郑和、副使王景弘率,及二万八千余人出使西洋。从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门扬帆,先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区),后向爪哇方向南航。

郑和的船明明往南走,为啥叫下西洋?

到达了爪哇,此地是马六甲海峡的“咽喉要道”。当时爪哇岛上东、西二王刚刚结束了激烈的内战。西爪哇吞灭了东爪哇,见郑和军队上岸,西爪哇以为是明朝派来的援兵,主动攻击,上岸的明军170多人被杀。经过冷静的分析,郑和判断是“误会”,当即派出使者前往西王驻地交涉。后西王派使者,随郑和一起进京谢罪,被明成祖朱棣训斥一顿,罚金6万两(这笔钱一直欠账,直到郑和二下西洋时仍未缴纳。郑和再到爪哇时,西爪哇国王哆哆嗦嗦掏给郑和1万两)。

不久,舰队到了三佛齐旧港(今印度尼西亚的巨港),郑和又面临着一场新的考验。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里盘踞着海盗头子陈祖义,但郑和身有要职,他按照“怀柔远人”的原则,先派人去招抚陈祖义。

郑和的船明明往南走,为啥叫下西洋?

陈祖义是何许人也?广东潮州人,洪武年间犯了罪,举家出逃,入海为盗。后来投奔旧港渤淋邦国,做了一名将军。渤淋邦国王死后,陈祖义自立为王,继续从事海盗行当,盘踞马六甲海峡,抢劫过往的商船。

陈祖义曾经也向大明纳贡称臣,不过他的方式“别出心裁”。贡船出发的时候是空船,一路劫掠抢到什么,什么就是“贡品”;回程的时候再一路抢掠回来,也不耽误“业务”。明朝政府对他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

陈祖义很早就派人摸清楚了郑和船上的状况,大量的瓷器、茶叶、丝绸自然让他垂涎三尺。陈祖义这人读书不行,但评书听了不少,他决意效仿三国里的赤壁之战,诈降后,玩把偷袭,再放把火。陈祖义纵横海上多年,压根儿就瞧不起这个太监。不料,旧港当地华侨向郑和密报了陈祖义的行踪,郑和在陈祖义“来降”之时,抢先包围了海盗船只,再发挥火器的优势打乱了海盗部署,最后发动接舷战,一举生擒了陈祖义。

有人说这是运气,其实那该叫实力。1409年,郑和领着无敌舰队第三次下西洋,一路穿越占城、满剌加、暹罗后到达了印度,访问了锡兰国。锡兰国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涅槃的地方,到处是佛教圣迹,也是郑和下西洋的必经之地。

这事郑和也有责任。郑和三下西洋,奉旨到供奉着佛祖佛牙和舍利子的佛寺布施,一次就献上黄金千两、白银5千两、绸缎50匹、金铸莲花6对,还有铜香炉、香油、宝幡、花瓶、灯烛等诸多物品,立下御制布施碑。锡兰国国王亚烈苦奈儿,就跟西游记里看到唐僧袈裟的老和尚一样,开始猪油蒙了心,问郑和索要财物。被拒后恼羞成怒,调兵五万,准备进攻停泊在港内的郑和船队。国王怕郑和逃跑,还命人伐木阻断郑和的军舰前行,怕是要连皮带毛把财宝全吞下去。

得到华侨小报告的郑和自然知道其中凶险,经过认真分析后,郑和得出结论:为了钱财,敌人动用了几乎所有的兵力。这样一来,他的后方老巢就是一座空城。于是郑和亲自领着二千官兵,趁夜突袭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亚烈苦奈儿并家属。

在公元1405年之后的28年里,郑和成功地开辟了新的航线,他发现了经过印度古里(今科泽科德)和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可以避开风暴区,直达阿拉伯半岛红海沿岸和东非国家。在前六次航程中,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岸,今索马里、莫桑比克、肯尼亚等国,这一系列航行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早92年,比麦哲伦早114年。

郑和的船明明往南走,为啥叫下西洋?

下西洋的憾事

来而不往非礼也。东南亚的“朝贡者”们,免费搭乘郑和的伟大舰队,到中国大做起朝贡“生意”。比如,暹罗(泰国)的“碗石”,正统二年(1437年)的“赍赐价”是每斤250贯,暹罗人就使劲“上贡”赚“外汇”,七年后(1444年)居然输入8000斤,礼部无奈,只好降价为每斤50贯收购。之后,继续打对折,但暹罗人还是继续“上贡”,礼部最后只能明令禁止。一把在日本只值800~1000文的军刀,大明帝国的“赍赐价”高达5000文。精明的日本人发现了“漏洞”,立即扩大生意规模。前两次每次“上贡”3000把,第三次增至9968把,第四次30000多把,第五次7000多把,第六次竟高达37000多把。大明朝民间禁止持有武器,政府只好照单全收。

从海洋帝国、商业帝国,转型为内陆帝国、农业帝国后,大明帝国经济却每况愈下。郑和下西洋最红火的年代,政府为了抑制货币贬值,只好拿“上贡”而来的进口香料代替工资。明成祖死前三年(1422年~1424年),官员们的工资除了春夏两季能领到钞票外,秋冬都只能领取胡椒、苏木。胡椒、苏木成为另类“代价工资券”,每天“吃香的喝辣的”。

公元1430年,已经59岁的郑和从皇帝手中接过第七次下西洋的委任状,这也是他人生中最后的一次下西洋。船队从竹步西行,最远到达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三年后,在返航的途中,郑和病逝。副使王景弘顶起大梁,率队安全返回大明。辅政大臣以明英宗的名义(当时英宗年纪尚小,不足以亲自执政),果断命南京守备太监王景弘停罢采买营造,轰轰烈烈的下西洋就此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郑和的船明明往南走,为啥叫下西洋?

公元1457年,通过“夺门之变”再次登基后的明英宗,在某天早上忽然想起了郑和,希望有生之年也能组织下一次西洋。消息传出,立即遭到大臣张昭的强烈反对。成化年间,又有太监鼓动明宪宗朱见深效仿永乐故事,再下西洋。车驾郎中刘大夏烧毁了郑和下西洋的所有文件,愤怒地说:“三保(郑和)下西洋,废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郑和的船明明往南走,为啥叫下西洋?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命人立下“天妃灵应碑”,碑文写道“及临外邦,其蛮王之梗化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掠者,剿灭之,由是海道清宁”。实际上,即使在羸弱的宋代,也有十分“清宁”的中华海疆,明清两代“海盗”“倭寇”“外夷”纷纷踏浪而来,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

往期文章:

日本“世袭政治”,第100代首相将花落谁家?

郑和的船明明往南走,为啥叫下西洋?

分享到
  • 微信分享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QQ空间
点击: